乒乓球橫拍反手的主要技術:
1.反手檔:站位離臺近,身體正對來球,幾乎不用引拍,動作幅度小,用手腕調整拍形。
2.反手撥技術:前臂手腕發(fā)力為主。
3.反手帶技術: 動作幅度比撥球稍大。
4.反手拉球技術:注意收腹,彎腰,腿彎曲身體重心較低,充分讓開反手位擊球所用空間,動作幅度大。模仿對象瓦爾德內爾。
5.反手安全技術:從來球下降時期擊球,動作柔和,以穩(wěn)為主。模仿對象瓦爾德內爾。
乒乓球橫拍反手拉球的注意事項:
1.拍形問題,球拍立起,以往自己老是把拍壓的過大,拍形過于前傾,這樣不利于包球,注意手腕不要壓的太狠。
2.揮拍軌跡問題,正確的動作為,球拍從腹部稍偏左向額頭揮,揮完后拍頭上揚,整個動作過程中腰和頭要配合,注意身體左右配合的協(xié)調性。
3.引拍時雙腿彎曲,降低身體重心,揮拍擊球時腿用力蹬地發(fā)力向上傳導力量,然后轉腰,挺胸,展腹,注意此時腹部和前臂同時向外側展開,幅度為1/4圓弧。
4.手腕在觸球瞬間由后屈向外展開,有內向外快速摩擦,發(fā)揮加速作用,完成后手腕順勢上揚,使拍頭向上,從而保證動作的完整性。
練習乒乓球反手拉球技術難度比正手拉球大的多,反手拉球對身體及各相關部位的發(fā)力要求很高,這種發(fā)力我個人認為是瞬間的發(fā)力,發(fā)力的力度和時間要達到高度協(xié)調。反手拉以手腕為主,前臂動作偏小,拉不出力量;有些愛好者與前者相反,手腕不動,以前臂動為主,前臂向外側動作過大,拉不出旋轉,漏球;還有一些身體發(fā)力不好,常年的打球習慣不用腰部和腹部發(fā)力,這些都對反手拉球有很大影響。
反手快撕與反手撥球的區(qū)別
反手快撕與撥球技術不同,各有特點,下面分別列出他們的各自技術要領,然后再作分析:
橫拍反手快撕技術的動作要領:
站位:根據來球的線路,靠近球臺。
引拍:身體前頂,右肩和肘關節(jié)略微提起,球拍后引較小,引拍位置略高。拍形適當前傾。
擊球:在上旋來球的上升前期,拍向前上方揮動,擊球點在胸腹前方。擊球時,握緊球拍,向前快揮,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拍肩,控制來球的旋轉,快速摩擦球的中上部。
還原:控制揮拍距離,以便盡快還原。
橫拍反手撥球的技術動作:
站位:判斷來球,兩腳平行開立,站位較近。
引拍:手臂自然彎曲并作外旋,使拍面略前傾,手腕內收和屈,將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
揮拍擊球:當來球跳至上升期,前臂加速揮動并外旋,手腕作伸和外展,拍面稍前傾擊球中上部,借反彈力量向右前方撥回來球。
還原:隨勢揮拍不宜太長,以利于還原。
反手快撕與反手撥球的區(qū)別:
二者主要區(qū)別在于快撕時對球的摩擦多和對來球的旋轉的控制因素多,回球更加旋轉,而撥球是略帶彈擊的方式發(fā)力和有一定的借力因素,回球力量衰減快。使用時,較高的來球多使用撥球方式回擊,較低的來球可以多加摩擦快撕。
反手彈擊技術可以用來處理對方回來的臺內不轉略高的短球,具有進攻性和一定的威脅性,是一般球迷朋友反手都喜歡使用的技術。
橫拍反手彈擊技術的動作要點包括:
站位與引拍:判斷來球,調整好擊球位置。引拍時肘關節(jié)前頂,前臂后引至胸腹前,略微有含胸,球拍向外撇,拇指壓球拍。
擊球:球拍向前方揮動,在來球的高點期,以肘關節(jié)為肘擊球的中部,力量主要通過前臂和手腕彈擊的力量。
還原:擊球后迅速還原。
橫拍反手彈擊技術的注意事項:
引拍位置略高,同時肘關節(jié)要前頂,手腕內收使得球拍稍帶外撇。發(fā)力方式要體現彈擊的動作。
球友們也許對于我國乒乓教練員們,比如李曉東,吳敬平等人的文章已經耳熟能詳了,其中“鞭擊式發(fā)力”,就是一種教練們經常提到的發(fā)力方式,這種提法將正反手發(fā)力的有效,合理,流暢特點都體現了出來。
解決反手發(fā)力問題可以分兩步進行,一是加強理論認識,弄清反手發(fā)力的機制;二是結合練習體會,在練習中將錯誤和正確的動作做一個對比,改正錯誤,加深正確動作的定型。
反手練習中如果能結合鞭擊式發(fā)力練習,根據我的經驗可以較快的掌握正確的反手動作,這里做一簡單介紹。橫拍反手擊球時不能像直拍一樣拍面前傾直接擊出,而是要手腕內收,然后使球拍正對來球,找準擊球點,手腕向外旋像鞭子一樣擊出,同時輔助以轉腰發(fā)力,壓住球即可。肩膀和大臂放松,避免架著肩膀擊球,因為這樣就像用前臂往前推球,就沒有鞭擊的感覺了。
鞭擊式發(fā)力可以體現出較好的效果,比如拉弧圈球就比較容易,練習時盡量從上旋開始練習,再慢慢練習拉下旋球。這種發(fā)力在撥球練習時也比較穩(wěn)定,不易失誤。
掌握發(fā)力方向和發(fā)力大小的調節(jié)
遇上旋向下發(fā)力;遇下旋向上發(fā)力;遇左側旋發(fā)力偏向對手右方;遇右側旋發(fā)力偏向對手左方。來球旋轉越強,觸球瞬間發(fā)力要求越高,球拍的擺速越快,旋轉弱些,相應的對發(fā)力和擺速的要求就低些。
靠近旋轉軸,減少正面撞擊球
旋轉著的球,越靠近旋轉軸部位,旋轉速度越小,越遠離旋轉軸,旋轉速度就越大,所以在對付不同旋轉來球時,要根據來球的旋轉和落點,調整腳步移動和拍形角度使球拍盡量靠近旋轉軸心用力,避免正面撞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