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打好乒乓球,首先是在發球與接發球的環節上能把握好。發球由于自己占據主動權,故一般來講容易處理一些。但接發球由于是在對方完全主動的情況下實施的,所以,很不容易把握。現在,就接發球問題想說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要看:看要看哪些東西?球無非就是旋轉,落點與弧線。對方的發球一般弧線較低,關鍵是旋轉與落點的變化比較大,容易吃發球。
看對方出手瞬間的動作,看球的飛行弧線與看球在對方球臺的第一落點成為我打球時看的主要內容。看對方出手瞬間的動作對判斷球的旋轉有著決定意義,因為只有當球拍碰到球了,球拍的動作方向與規跡才影響著球的旋轉變化,之前的動作與之后的動作不過是障眼法;看球的飛行弧線對判斷來球的旋轉也有著很大作用,上旋的運行弧線呈現出一種不斷下潛的特點,而下旋球的弧線給人的感覺則是飄而長的。看球在對方球臺的第一落點對于判斷來球的落點有決定意義,球在對方臺面上的落點大部分就是球在自己這一方的落點。當然,看還要看拋球高度,對于旋轉來講,高度也影響旋轉。
二要聽:聽對方球拍碰球時的聲音,有聲音大多為不轉球,沒有聲音多為轉球。很多人發球時喜歡用腳跺地,一方面可以加大力量,另一方面也有著遮掩聲音的作用。但集中注意力還是可能聽到的,聽的作用主要是排除不轉球,并作為判斷看的補充手段。
奔球:速度快導致追身,對手無法引拍以及判斷,造成下網(面對對方會發的奔球的要適當退半步最好準備)。
三要感覺:這種感覺應該是自己球拍碰球時的手上感覺。對于來球旋轉判斷不清球,感覺的作用就出來了。這種感覺的運用是有方法的,關鍵是對付旋轉判斷不清的球,接球動作要輕,接球的速度放慢,這樣,在拍碰球時可能感覺到對方球的旋轉而及時調整拍形。此方法迫不得已而用之。
最后要補充一句的是,接發球可能關鍵是要多接,接多了,對各種旋轉的特性了解了,摸透了,也就會接了。當然,若有一定方法可能會增加接發球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