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震性
首先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緩震性能,這款鞋的緩震性本人覺得和大多數國產品牌的鞋一樣,因為沒有太深厚的技術積累,雖然說Time使用了品牌原創的全掌Rise技術,在實驗數據上會產生65%的回彈率,但是給我的感覺不算非常驚艷。
在緩震性這方面來說,Time給我的感覺更多是韌勁,不是毫無底線的軟,而是從材料散發出來的韌性,就類似于adidas的bounce科技-韌性十足,要用它來與zoom以及boost等旗艦科技對比當然非常不公平,但是對比國產球鞋常用的常規EVA材料,Rise科技帶來的緩震性明顯略勝一籌,大家不妨嘗試一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Time的后跟處,配置有獨立的吸震墊片,我針對性地嘗試了一下后跟落地的感覺,反饋并不強烈,能夠稍微感覺得到,也許在穿著一段時間磨合后效果會有提升。
包裹性
包裹性方面,這款鞋給我的感覺是比較驚訝的,內襯厚厚的填充物給我的腳踝非常出色的安全感,再一次強調-Time的內襯填充物,真的很厚道,鞋帶的綁帶設計也能很好得加強這種效果。
鞋面類似Fuse的材料帶來的包裹也是完全足夠,另外要說一點的是這款鞋的碼數不算偏,大家可以依照正常碼數購買。
支撐性
前面提及到,鞋面的紋路是采用熱熔技術制作的,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紋路能夠提供一定的支撐效果,但是并不強烈。
但是后跟處比較巨大的TPU環繞系統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不足,并且試穿小跑了一下,后跟的TPU提供的啟動反饋也是比較充足的。
總體來講,Time的支撐性,我認為算是合格,并不算優秀。
透氣性
透氣性這方面,應該可以說是Time的一個小缺陷吧,鞋面材料以及厚厚的填充物決定了這款球鞋的透氣性不能具有卓越的表現,在試穿的短時間內我感到有點悶腳。
為了彌補這部分的缺陷,先驅7在Time的鞋舌上開了不少透氣孔,但是也只能稍微緩解透氣性不足的問題。
抗扭轉
Time在中底配置了獨立的抗扭轉TPU,試穿下來以及用手嘗試去扭動鞋底,其實我認為Time的抗扭轉性是完全足夠應對正常強度下的籃球運動的。
有時候我們不能單純通過是否有碳板,是否有大面積的TPU去評價一款鞋的抗扭轉性能,畢竟抗扭轉也是根據很多因素產生的,畢竟穿到腳上的感覺,才是最真實的。
耐磨/抓地力
對于國產品牌的球鞋,抓地力以及耐磨性從來都不是我擔心的問題,國內的籃球環境讓品牌方或者是消費者對于國產品牌的球鞋的耐磨和抓地都有一個相當一致的標準。
Time的大底紋路不算淺,對于這款球鞋的耐磨性是否會像國外品牌一樣嬌貴這種情況大家可以絕對放心,橡皮擦大底的情況一定不會放心。
抓地力方面,我在自家的木地板上嘗試了一下(廣東最近掛大風,外場基本長時間積水,大家見諒),基本不存在打滑的情況,因此在外場更加粗糙的地面,就更加不用擔心抓地力的問題了。
最后總結一下這款Time的整體表現吧,在上腳的第一時間,Time的包裹帶給我非常舒適的感覺,緩震方面我177,75KG的體重的情況下,認為這款鞋的緩震性能完全可以應對,唯一讓我感到不足的地方就是Time的透氣性確實比較欠缺。
但是對于300+價位段的球鞋來說,Time的表現已經相當出色了,希望在以后的產品里,先驅7能夠為廣大籃球愛好者帶來更多驚喜,也希望先驅7作為一個充滿情懷與夢想的品牌,能夠不忘初心,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