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yōu)點
(1)延續(xù)優(yōu)異的抓地力
閃現(xiàn)3的外底紋路跟閃現(xiàn)2的小方格可以說是極度類似,差異似乎只在小方格里面的紋路略有一點點不同。關于外底紋路或是材質(zhì),我覺得延續(xù)下來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好的設計繼續(xù)沿用我是雙手贊成。
當然,抓地力的表現(xiàn)還是非常優(yōu)秀,跟閃現(xiàn)2一樣,我在多個場地實戰(zhàn)的感受是,抓地完全沒有問題,即便沾了一點灰塵還是能維持不錯的表現(xiàn),是令人滿意的外底。
雖然我是只打室內(nèi)場地,但這次實戰(zhàn)次數(shù)較多,大概5-6場左右,只有邊緣有輕微的磨損。目前閃現(xiàn)3價格略偏高,大部分還是只能以原價或是加價入手,但喜歡他的外型的球友應該還是可以安心入手用作外場實戰(zhàn),反倒是鞋面材質(zhì)刮壞比較需要擔心。
(2)尚可的包覆,不錯的支撐
這次閃現(xiàn)3最大的賣點之一應該就是鞋楦的改變。閃現(xiàn)1/2在我眼中都是非常好的鞋款,但是確實也都偏寬一點。確實一上腳閃現(xiàn)3能感到整體變窄了非常多,這對窄腳的我來說是個福音,但坦白說在國內(nèi)很提倡寬版的聲浪之中,我很想知道多數(shù)購入閃現(xiàn)3的球友們是怎樣的想法。
另外就是,閃現(xiàn)3只有歐碼的全碼,沒有半碼,我手上來自廠商的閃現(xiàn)3是42碼,穿的前4場球我是感覺有點擠,當然我敢肯定選大一碼肯定是會太大,所以這雙鞋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讓這雙鞋自適應一下。也確實在第五第六場球,我感覺鞋內(nèi)長度感受好很多了。
另外也有說法是,建議換個鞋墊,因為這次原廠配備的鞋墊較厚。但對于我這種低腳背,窄腳的腳型來說,換鞋墊會感覺包覆性更差,腳在鞋內(nèi)會更容易松動,所以這個說法可能僅限于高腳背的球友適用。
還有這次配的鞋帶,算是比較容易松動的。大概每10-20分鐘,建議重新綁一次,我個人是能感受到很明顯的松動。這讓原本改鞋楦的美好立意很輕松的就被打破了一大半,而原因竟然只是一條鞋帶,老實說我覺得這件事情完全可以避免的,有點可惜。
還有鞋帶最高一格的部份,對我來說經(jīng)常會感到勒腳,也是需要時間適應,大概4場球之后才會慢慢消除這種感覺。可能跟在鞋幫周圍,還有鞋舌都太薄有點關系。另外就是不算是低幫的閃現(xiàn)3,居然也跟adidas學了一套不跟腳的招式,這是讓我有點驚訝的,而且我個人是在實戰(zhàn)中發(fā)生過差一點整雙鞋直接被踩掉的狀況。
閃現(xiàn)3雖然鞋面略微有點薄弱,但整體的支撐是還不錯的。下凹的中底,改良的鞋楦,讓雙腳都能很穩(wěn)的置放在凹槽之下。前掌的防側翻模塊位置比起之前后移了一點,也有不錯的效果,在橫移時明顯感覺很穩(wěn)定。
但是這次也很強調(diào)的巨大碳板,我個人還是沒有非常喜歡。雖然有做出調(diào)整,在后半的部份有做成蟹角的形狀分配力量,但我個人在實戰(zhàn)過后經(jīng)常能感覺到足弓的酸痛,甚至膝蓋也有出現(xiàn)略微異常的酸痛感,非常類似于態(tài)極大三角給我的感受,其實我對抗扭支撐片的要求,可能不需要這么大,這么硬,適度就夠了。
二、缺點
(1)我認為不配稱為態(tài)極的一雙鞋
閃現(xiàn)3的緩震配置是,號稱一模雙密的前掌魔彈P-Motive加上后掌輕量化態(tài)極科技。講到魔彈可能有些老讀者會想到匹克的DH3,當時踩在腳上的感覺確實非常驚艷,當然太軟也是一個問題,但在adidas的Boost大行其道的年代,魔彈的出現(xiàn)還是很讓人贊嘆。
態(tài)極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是跑布鞋,休閑鞋,拖鞋,還有在籃球方面很成功的閃現(xiàn)1/2,都證明了態(tài)極在市場上的成功。但如果你想在閃現(xiàn)3上面體驗到這種超爽的腳感,那是完全沒有的。
閃現(xiàn)3的前掌薄到不行,當然他有非常好的貼地感與啟動速度,對于快速后衛(wèi)來說是非常適合,對射手來說也是,但在我實戰(zhàn)的感受是幾乎絲毫沒有緩震感。后掌的態(tài)極則是非常韌,回彈很夠,但并不舒服,沒有很好的緩震感,但回彈的感覺很強。而且后跟高度明顯是高于前掌,雖然是穩(wěn)的,但我覺得可以做的更平衡一點。
對比我非常喜歡的閃現(xiàn)2來說,閃現(xiàn)3可以說是沒有緩震,也是我穿過有搭載態(tài)極科技中的鞋款里面最無感的一雙鞋。當然,如果你把它視作一雙快速的后衛(wèi)鞋,那閃現(xiàn)3還是很稱職的。但我覺得可惜的是,匹克好像再也沒有配備以前DH3有過的超良心鞋墊了,在那幾年像是DH3,TP5都有非常好的鞋墊,哪怕是增加一點舒適性或是緩震度,都會有更好一點的體驗。
總結
在我眼中,閃現(xiàn)3其實也很像另外一雙匹克籃球鞋,那就是TP5。對的,就是快被大家遺忘的Tony Parker的戰(zhàn)靴。TP5也是很講究反應速度,也有類似Flight Speed的P-Boom,舒適度甚至比閃現(xiàn)3要好,價錢在當時應該不用400可以入手。
閃現(xiàn)3目前入手價應該都還是原價或是要加一點,大概在600-700人民幣左右徘徊。坦白說以今年國產(chǎn)球鞋大幅增長的趨勢來看,閃現(xiàn)3也不算貴,但是對比到其他廠牌的籃球鞋,還有自家以往的一些款式來看,我覺得閃現(xiàn)3是貴了一點。
雖然他有進步,比如重量,鞋楦的改善,但是居然會有不跟腳的問題,還有尺碼對有些人不友善,難以跳過的半碼,以及我非常失望的緩震。緩震一般來說是一雙鞋的科技指標,而閃現(xiàn)3在這方面讓我覺得完全不如預期。扣除掉我對他的預期,閃現(xiàn)3還是一雙非常適合快速輕后衛(wèi)的一雙鞋,大家有興趣還是可以試試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