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Flight Plate與Zoom Air,完美的緩震腳感
僅僅只有前掌緩震的兩氣室大Zoom Air,卻有著無與倫比的舒適腳感。Jordan 29 Low搭載了Flight Plate與Zoom Air,號稱能夠回彈跳躍后著地的沖擊力,讓你落地后能夠更快速的反應下一步,當然講的是有點夸張,但是在實戰中Q彈的感覺我認為即便是Jordan 29上市兩年后的今天,也沒有任何其他的Zoom Air可以為之匹敵,唯一的小缺點是啟動速度并不算特別快。而外底中間有一塊連接前后掌的橋梁設計,據說也能幫前后掌平衡分擔一些沖擊力,讓步伐更順暢。
也難怪這雙鞋后掌的配備僅有Phylon緩震,規格上乍看之下較弱,但是Jordan 29也沒在怕的,因為現實就是整個腳掌的緩震舒適度好的不得了,我想Flight Plate跟Zoom Air上輩子應該是非常相愛的情侶,才會這樣在一起就一拍即合啊。
(2)絕佳鞋面材質,造就非凡包覆
在寫CP3.X的時候我就提過他的Flyweave質感非常類似于Jordan 29,而在當時還被稱為Performance-Woven的編織材質,不同于在其他籃球鞋上面的Flyknit,有絕佳的包覆性,而且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適應時間,買來就可以立刻穿上來實戰,一點時間也不浪費。而且表面花紋是只有Jordan 29 Low專屬類似大象皮的紋路,讓人一眼就知道這雙是Jordan 29 LOW。
鞋子內側腳踝處有泡棉設計,加強了包覆性和舒適性。類似于Flywire設計的FlightWeb鞋帶系統,可以快速省力的將鞋帶固定,Performance-Woven跟FlightWeb簡直是天作之合,要我說這包覆性簡直就像是小時候慈祥的母親的擁抱一樣,彷佛會散發出一種金黃色溫暖的光芒。
(3)抓地力優異
Jordan 29 Low的外底紋路是相當漂亮的波浪狀,橡膠外底在實戰中表現算是很不錯,應該可以給個80分左右,一般干凈的場地算是相當夠用,即便在有灰塵的場地只要有適當擦拭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要說好還比不上近期的Crazy Explosive或是Harden Vol.1,他跟CP3.X的抓地力感覺非常接近。
雖然說Jordan 29 Low跟Mid版本在配置上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但是有此一說是在Jordan 29上,水晶外底的抓地力要比橡膠外底來的強,這在兩年前大家對水晶底還有許多質疑的時候是滿令人訝異的。
二、缺點
(1)重心略偏高
如果把Jordan 29 Low當做一雙后衛鞋來看,這雙鞋的后跟我覺得是偏高了一些,剛穿的時候略有一點不穩,但是在實戰中其實并沒有拐腳的危險。如果以一雙全功能型的籃球鞋來說,那重心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不存在了,厚厚的后腳跟也提升了緩震,算是功過相抵。
(2)整體安全感略差
或許是Performance-Woven柔軟舒適的服貼腳面,外加低幫的設計,讓我的腳有種沒有支撐的感覺,好處是行動非常自由,對跑動多的球員來說非常靈敏。壞處就是感覺特別虛,好像沒有太多的支撐,除了有防側翻設計跟腳跟的TPU支撐之外,在鞋面周圍似乎沒有過多的保護設計,對于受過大傷的球友來說可能會是一個隱患,建議穿一些護具以防萬一。另外腳跟后方有著皮革制成的23雙數字設計,質感有了大大的提升,不過如果動作過大,腳跟卡到皮革那一塊會有點不舒服。
總結
Jordan 29 Low的緩震幾乎可以說是出類拔萃,幾乎沒有任何Zoom Air比Jordan 29/Low有更棒的體驗,整體的舒適性要比CP3.X也更好一些,雖然CP3.X的整體材質已經非常棒了,還是比老大哥稍差一點點。
我在Jordan 29 Low都出了將近兩年后才正式入手,卻一點也不覺得有科技不夠用的地方,現在的價錢也還是不便宜的約1000元入手價,但是你問我值不值得,我還是覺得非常值得,光是為了搭載Flight Plate我就覺得值了,何況這雙外型在一般球場上非常少見,算是低調又有特色。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Jordan 29 Low對于場上的射手型球員來說可以說是絕佳設計:保護性普通但是包覆性強,緩震好,動作靈敏不卡腳,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雙實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