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阿迪達斯T-Mac 1,最大的亮點就是獨特的鞋頭設計,靈感來自經(jīng)典的Superstar系列的貝殼頭,方形的鞋頭獨樹一幟,而且對腳趾的保護也有加強,從鞋頭延伸到鞋身側(cè)面的線條對鞋子的支撐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起讓鞋子整體感更強。
腳感
隨著球鞋科技的快速發(fā)展,這雙阿迪達斯T-mac 1在中底配置上早已不算頂級。前掌adiPRENE+,足弓處Torsion System穩(wěn)定裝置,原汁原味的科技配置讓這雙復刻版的阿迪達斯T-mac 1腳感有著濃烈的年代氣息,雖然算不上頂級,但經(jīng)典配置帶來的踏實腳感還是足以滿足我的球場需要,但由于后掌阿迪達斯T-mac 1并沒有采用任何減震科技,所以我在下落時感到了減震的不足,這點與元年版本無異,這也難怪,作為麥迪的第一雙簽名鞋,這種體重較輕,球風優(yōu)雅的球員對于后掌的減震并沒有過于苛刻的要求。 繼承元年版的透氣與包裹
這雙復刻版的阿迪達斯T-mac 1在透氣性方面沒有太多亮點,其實元年版本的透氣性也是差強人意的,鞋面大面積的合成皮質(zhì)在質(zhì)感方面十分出眾,但當年,人們還無法解決質(zhì)感與透氣并存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么阿迪達斯T-mac 1在透氣方面無法令人滿意的原因,僅僅依靠鞋舌的織物散熱顯然是捉襟見肘,但強大的包裹性卻是阿迪達斯T-mac 1的一大特色,通過完美的鞋型加上極具韌性的合成皮質(zhì),都可以將穿著者的雙腳緊緊地“鎖在”球鞋內(nèi)部,可以說復刻版阿迪達斯T-mac 1無論是在透氣和包裹方面都完全繼承了元年版本。
支撐性
由于采用了中低幫的設計,所以無論是元年版本,還是我們手上的復刻版,阿迪達斯T-mac 1在支撐方面給人的感覺都是羸弱的,但穿過元年版本的朋友都知道,阿迪達斯T-mac 1的支撐性并不是想象的那般雞肋,反而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而這雙復刻版的阿迪達斯T-mac 1仍然繼承了經(jīng)典,在不失靈活性的同時,給予腳部充分的支撐,這和如今的低幫球鞋完全不同,這種介于兩者間的平衡可以讓你在場上隨意切換后衛(wèi)與前鋒位置,這和麥迪的球風不謀而合,擁有后衛(wèi)的靈活與機動性,還擁有前鋒的身高和得分能力,可以說這雙阿迪達斯T-mac 1就是麥迪球場上的代表。
抓地性
其實最不用長篇大論的就是阿迪達斯T-mac 1復刻版的抓地性,完完全全與元年一樣的外地紋路保證了阿迪達斯T-mac 1復刻版在任何球場都極為優(yōu)秀的抓地力,而人字形紋的性能更不用多說,這種最早源自汽車輪胎的紋路不僅抓地力優(yōu)秀,還能最大程度的提供耐久性,讓球鞋的“服役”時間更長,而阿迪達斯T-mac 1采用經(jīng)典的“貝殼頭”設計,更是讓球鞋前掌接觸面積變大,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強抓地力,還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穩(wěn)定性,一舉兩得。
熟悉的貝殼頭,經(jīng)典的鞋面設計和科技配置,都讓此次復刻的阿迪達斯T-mac 1原汁原味的繼承了傳統(tǒng),而現(xiàn)在我們可以說,這次阿迪達斯T-mac 1不僅繼承了經(jīng)典的外觀,就連性能也和元年版本相差無幾,在看膩了如今的新款球鞋之后,這么一雙外觀與性能幾乎與元年沒有差別的復刻版球鞋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或許在我們心中,這種毫不“減配”的球鞋,才叫“復刻版”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