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網絡上最早曝光的一批Air Jordan 8 Retro Sample版中,就有一款是我們今天測評的這雙,以白色,灰色和橙色相互搭配為主要設計的,NIKE為其取名Orange Blaze(橙色火焰),意思是說這款球鞋在色彩的體現上,透露著一股令人難以抗拒的熱情。這是對鞋迷期盼Air Jordan 8 Retro到來心情的最貼切的形容。當年的Air Jordan 8伴隨這喬丹拿下他的第一個三連冠,也締造了賽季場均41分的紀錄。而Air Jordan 8本身也是集6,7兩代優點的作品,在那個時代,堪稱完美。這也就是為什么如今的鞋迷對Air Jordan 8分外向往的原因。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07版的地會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內靴加鞋面束縛帶”是
Air Jordan 8的最顯著特色,當然這種配置也帶來的極其出色的包裹感和舒適的穿著感受。隨著制造工業的進步,Air Jordan 8 Retro把這一優勢更地發揚光大。出于對Air Jordan鞋款的一貫印象結合本人腳比較寬的現實狀況,個人選擇了比平時大半碼的鞋子來進行測評,效果是出奇的好啊。尤其是那洶涌而來的舒適感,讓我都有點不愿意脫下鞋子了。
當然,頗具特色的鞋面交叉式束縛帶,也并非具有完美的功用。盡管概念上或者說設計的初衷是要靠它來增加鞋面的支撐能力和保持鞋面的穩定,因為中段被挖掉了一大塊材料,極力地縮減橡膠的用量。那中段為什么要拼命“減肥”呢?原因是為了避免Air Jordan 7腳踝保護過于薄弱的問題,Air Jordan 8拼命地增加后跟承托和鞋幫附近的填充物,當然也包括增加了這個束縛帶。因為附加了這些,所要想辦法減輕重量。可是加了這個束縛帶之后,鞋面的穩定性依然不夠好,中段的支撐依然為人詬病。而且即便挖了一個大洞,球鞋的重量依然沒有下降,還是很沉。
看完上述的推理是不是有“繞了一個圈”的感覺,好像NIKE干了一堆活結果是做了無用功?難不成這個束縛帶就一無是處么?當然不是的。它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對于腳踝保護的加強。而在這一點上,它也做的相當到位。Air Jordan 8 Retro的腳踝保護性,只能用完美來形容。超大面積的后跟承托,幾乎是高幫等級的鞋幫,厚實的填充物加內靴包裹,交叉式的束縛帶,當然還有鞋底大面積PU材料所構成的優秀扭轉助力系統。上述這些都是幫助Air Jordan 8 Retro完成腳踝保護極致表現的能臣良將。
Air Jordan 8 Retro的鞋底除了非常大面積的“藝術效果圖”,還有就是來自跑鞋的設計靈感。歷來,人們對于Air Jordan 8的外底設計都是褒貶不一,有人說它不如人字紋和魚骨紋功能性更好,有人說它華麗而新穎的外底是華而不實。當然也有對此設計贊賞有加者,比如我我。個人給Air Jordan 8 Retro的外底非常高的評價,無論在水泥場地還是橡膠場地,都有上佳的表現。
必須贊許一下Air Jordan 8 Retro的減震系統表現,Air-Sole雖然方面不如Max Air柔軟,助力方面不如Zoom Air高效,但Air Jordan 8 Retro所采用的非常有特色的組合方式,同樣在緩沖和助力兩方面表現出了不錯的狀態。貌似“中庸”的中底科技,其實非常的實用而且舒適。
最后總結一些細節吧。首先,因為鞋面交叉式束縛帶的存在,導致鞋帶的解和系非常麻煩。其次,盡管重量上有些“超標”,但因為這款鞋的適用范圍很廣,所以對于非速度型的選手來說,Air Jordan 8 Retro的重量并不是個大問題。最后就是束縛帶的粘扣要小心別老刮著鞋帶,會影響它的壽命。
適合場地:所有
適合位置:所有
關鍵技術:后掌大體積Air-Sole單元,前掌囊狀(encapsulated)Air-Sole單元,Huarache技術理念。
優點:無與倫比的舒適穿著感受和極強的包裹感;近乎完美的保護性能,包裹腳踝和減震,同時啟動助力與扭轉助力也十分值得稱道,令人滿意的抓地性,出色的地面控制表現。良好的穩定性,當然最吸引人的賣點還是喬丹鞋的復刻身份。
缺點:中段缺乏支撐,容易造成疲勞;鞋帶系統過于繁瑣,不好穿;對速度型選手來說重量大了點。
購買建議:我實在想不出要寫點什么樣的建議,并非這雙鞋沒什么可推薦的地方,而是有Air Jordan系列復刻的這個光環照耀著,許多推薦的話都顯得多余了,更多的鞋迷朋友可能都是因為它所具備的意義才購買的。在這里我能夠告訴大家的就是,這雙鞋還是非常值得的,無論從鞋款的意義還是它本身的性能,都十分對得起人們對它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