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圈球已經成為現代乒乓球運動中的最主流進攻技術,隨著其旋轉和速度的不斷融合發展,已成為幾乎所有打法運動員所必須掌握的技術。即使作為業余乒乓球愛好者,拉弧圈球也成為一種比較穩妥和積極的處理接發球和下旋球的技術,隨著乒乓球水平的提高,很多初學者也認識到了這一重要性,有很多球友進入了弧圈熱愛者的行列。
但是,如各位朋友的體會,拉出既轉又快的弧圈球是不容易的,期間不經歷幾個月甚至到幾年?的困惑,是比較難達到較高水平的。
拉弧圈的發力是一種典型的動量傳遞過程,其基本原理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傳遞,由較大的關節向較小的關節傳遞,由身體的右后下方向前上方傳遞,從而形成所謂的鞭打式效果。
下面具體來說:迎球時,從右腳蹬地向左前方發力開始,身體重心逐漸升高并順著發力方向前迎,力量由小腿,大腿,髖關節,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后作用于球拍觸球的瞬間。
發力過程中要注意的具體問題我進行了總結,一是髖關節要適當前轉,就通常所說的頂髖,頂髖是轉腰的基礎;二是轉體時用腰部發力帶動揮臂,同時腰腹收緊使發力集中,單純揮動大臂帶動小臂的發力是完全錯誤的,另外大臂揮動是被動的,小臂發力是主動的;三是注意蹬地轉腰發力是同時的,否則蹬完地再轉腰,力量就沒了。
以上問題是初學者易犯的錯誤,當然主要與練習者的協調性有關,我們在練習過程中要記住并加以運用才能慢慢把口頭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技術動作。
最后補充:揮拍的路徑,是一條從右后下方到左前上方的內弧線。另外,強調前臂和手腕在即將觸球時迅速內收,手指在觸球剎那間突然抓緊球拍。直握球拍者同時注意中指頂板,以幫助發力摩擦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