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右吃住球
指觸球時揮拍角首先不能讓球向拍后滑也不能將球壓向右。
發力原因:通常反手發力往往感到有時發力前半段角度很好而后半段發力很糟,或反之,其實原因就是左右用力的角度調節經驗差,而正手由于打得多,所以擊球準些。
2.上下吃住球
(1)指向上發力時觸球點在拍的重心微上,以不出臺為原則;球離開拍觸球點在拍的重心微下,以不下網為原則。
(2)橫向觸球,腕橫向內屈,前臂與大臂夾角相對固定,先移動腳步用身體的晃動及手臂的橫向切迎去迎球,可參考普里莫拉次的動作。
(3)水平手臂迎前觸球,而后在向右轉腰的同時重心前移,然后手腕最后按要點1加速發力。
(4)以上要點你只能穩定地向上拉高調弧圈球,適應于臺內低球及下降期拉球,如果來球稍高或者干脆是高球,又或是上旋球,你該做的就不是拉高調,而是前沖,這時一定要把握來球的高點的位置,你會拉高調,我想前沖的發力應該很容易演變出來。
(5)揮拍發力速度及力度以從心口向前劃出向右向上30度為最,腳步的挪動以此為依據。
(6)扇式擊法,可觀摩波爾及吳尚銀的反手撥(拉)球,關鍵在于拉球過程中手腕對拍面的變化控制及理解其作用。
以上的手法我與很多高手(當然是有點料的)對陣中證明,相持穩定,發力猛,低點把握快,方向把握容易,勝過許多體校訓練的選手的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