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剛開始接觸籃球的時候,我們的教練,朋友,隊友就會經常提及“三步上籃”一詞。可是,“三步上籃”的說法雖然傳播性很強,但同時給廣大籃球愛好者帶來了很多誤解。
誤解一:“三步上籃”分三個步驟:持球邁步,起跳,出手落地
在籃球比賽中,最常用的上籃方式是行進間低手上籃,無論哪一種上籃,的確分三個步驟,但并不是我們常說的邁步,起跳,出手落地。而且很多學過籃球的朋友,教練常常會告訴你要“一大二小”(第一步邁的大一點,第二步小一點但要迅速)。其實這些都沒什么道理可言。
那么行進間的上籃到底是由哪三個步驟組成的呢?
第一步:判斷你與籃筐的距離
在比賽中,在練習中我們從三分線附近開始運球,我們的目的是靠近籃筐,以獲得較高的投籃命中率。那么,在運球的過程中,如果你想采用上籃的方式結束進攻,首先你就要觀察你與籃筐的大致距離,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通過判斷讓你有效的決定在什么位置邁出第一步。
第二步:運球調整
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通過判斷你大體知道了什么時候該邁出第一步了。接下來你的運球就非常關鍵了。我們以右利手上籃為例,通過判斷1號隊員決定在A點邁第一步,那么在1號隊員到達A點之前就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步伐,從而保證在身體到達A點附近時,邁出的第一步是右腳。
第三步:邁步上籃
如果前兩個環節你已經做得不錯了,那么這一步只需多加練習就可輕松掌握進球。
誤解二:“三步上籃”是要邁完三步后才進行的投籃
相信很多朋友在一開始學“三步上籃”時都被告知“三步上籃”是邁三步后完成的動作。其實當你邁完第三步后就已經走步違例了。實際上是邁兩步,而且第二步是起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