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半出臺球的擊球時機和拉下旋長球一樣,都是有兩個擊球點。一是上升期,二是下降期。如果發球方的發球二跳弧線偏高,那么應抓住上升期前沖發力; 如果發球的二跳弧線偏長及低,那么就可以把節奏放慢,等球落到下降期拉一板高吊。
在判斷來球的過程中,左腳略微上一小步支撐住重心。無論己方接發球是搓擺還是搶拉,都必須左腳(持拍手一側的腳)支撐,同時持拍手向后充分引拍為搶拉蓄勢。半出臺搶拉在實際應用時,拉完后身體離球臺很近,隨時準備銜接下一板非常重要。如果重心調整不到位,一旦不能一板得分,被對方防住,就會很難實現下一板的銜接。
擊球時,從下往上揮拍,力量隨球順勢輕拉,身體不需要明顯制動發力,同時借助蹬腿和轉腰的力量輔助發力。擊球后,身體不能放松,左腳蹬地還原,身體緊湊,為下一板的銜接做好充分的準備。
拉半出臺技術一般使用在接發球環節,或是從臺內控制中主動搶拉的環節中。擊球前要求運動員對發球方的發球旋轉及落點有準確的判斷,而判斷半出臺球的重點在于重心要壓得低。在拉球時,雙腳分開,進一步把重心壓低。揮拍時,動作幅度不大,主要依靠小臂和手腕的瞬間發力。無論是在正手位還是側身位搶拉半出臺球,都要通過引拍騰出充分的擊球空間。但有一點必須明確,引拍是“充分”,而不能“過大”,小臂展開即可。如果過分的往后下方拉的話,在擊球時容易造成“漏球”和控制上的偏差。
建議業余球友拉半出臺球用高吊弧圈球來解決是個好方法,因為在出臺與否的判斷上,業余球友沒有專業運動員判斷精準。因此,拉下降期放慢擊球時間,符合業余球友的實際水平,也能充分制造弧線,保證上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