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釋一下“擊球時間”(或“擊球時機”)。一般我們把擊球時間分成:上升期,高點期,下降期。
如果再細點分為:上升早期,上升晚期,高點期,下降早期,下降晚期。但是你真的了解“擊球時間”這個概念;并在打球過程中合理運用嗎?
舉個例子:弧圈球擊球時間什么時候合適? 不少人都認為是在下降期,或說下降晚期更合適。包括我自己也鐘愛這個時機擊球。
一,不同“擊球時間”各有優缺點
打球實踐中應用最多的應該是“上升晚期”,“高點期”,“下降早期”。
反正不管怎樣,都是以“高點期”為基準,前后進行微調。“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在實戰中使用不多,我就懶得勞神說了。
那么,分別說一下這三個擊球時間:
上升晚期,這個時候擊球優點是容易“借力”回球速度快,缺點是對你的步伐和迎前意識要求較高;
高點期,這個時候擊球的優點是“穩定”,但是回球對于對手來說準備時間更充分,速度慢,威脅性相對要小一點。
下降早期,這個時候擊球的優點是自己的準備時間充分,便于自身發力,缺點是對手同樣有充足的時間來判斷和調整進攻和防守。
二,根據自身發力情況合理選擇擊球時間
如果自身發力一般的朋友, 建議多在上升晚期和高點期擊球通過“借力”,增強擊球速度以提高回球質量和威脅性。
如果自身發力好的朋友,可以在高點期和下降早期擊球,因為選擇這個擊球時間你有更多的時間把動作做足。
但是在這個時間擊球對你的連續性和步伐要求很高。為什么?因為時間這個東西是相對的,你有足夠的時間做動作了,對手自然也有足夠的時間來防守和反攻。
如果對手防守能力極強的話,你就必須迅速還原并搶位,要有“連續進攻”的思想準備。
三,以“高點期”為基準調整是“前沖”還是“加轉”
我個人建議不要把“前沖”和“加轉”弄得涇渭分明。因為在我看來,兩者之間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無非是重心移動方向和引拍揮拍方向稍有差異。所以我建議還是以“高點期”為基準進行微調:擊球時間稍早點就采用“前沖”,稍晚點就采用“加轉”注意,都是“稍”,如果過早,你根本來不及做動作,也發不出力,如果過晚,你的擊球質量肯定高不到哪去。
四,初學者階段建議多體會在“上升晚期”和“高點期”擊球
對于初學者而言,因為自身發力不太好,如果習慣了在“下降早期”擊球,不利于動作定型和球感的培養。
而如果在練習階段多體會“上升晚期”和“高點期”擊球,通過“借力”更容易使動作定型,同時建立起“迎前”意識,對于后期的進步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