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守弧圈球當中的反手撕,正手帶這兩項技術,這兩項技術在比賽當中是由守轉攻必不可少的兩項技術。
反手撕與貼的動作,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呢?共同點是擊球點要早,然后呢,是在身前擊球,這是兩個共同點。
它們之間的區別又是什么呢?首先先說一下引板,引板的時候,貼的時候呢,一般都是在身前,基本上不用太動。撕的話呢,引板要稍微地往后拉,肘關節稍微往后拉一下。手腕呢,要更加內收,這種內收,是為更好地自身發力。
再一個就是在揮拍時前臂帶動手腕,有一個往前往上的動作。這個往前往上的動作呢,要根據具體的旋轉。越轉的球往前越多一點;越沖的球往上要多一點,這是第二。
第三,在揮拍的時候手腕有一個畫弧的動作,在觸球的時候有一個(加速)摩擦的動作,而不是一絲不動,有一個手腕加摩擦的動作來調整這個撞,摩的比例。對方球越轉,吃球的空間就要稍微小一點,壓一點,直接往前撕一下,多蹭得薄一點,多摩擦一點;那么球過來比較沖的時候,相對來說撞擊板時要深一點,(然后去往上方打)就可以了。
總結起來就三點,一個是引板動作要內收一點,揮拍時注意根據球的旋轉,往前或者是往上,加手腕的動作,前臂加手腕的動作。第三就是這個擊球時機,要比貼的擊球時機要更早一點,速度(出球)更快一點。這個就是反手撕的動作要領。
再來講一講在防守過程當中正手帶的技術動作要領。正手帶跟反手撕的動作基本上是一樣的,不管是在引板的過程當中,還是在揮拍的過程當中,它的動作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
那么正手帶,在帶的過程當中有幾個細節。首先就是手臂的擺放位置,一定要離身體近一些,稍微夾一夾,這樣就能保證在揮拍的過程當中身體和手臂的統一性和穩定性,確保對球有一個控制力。因為在帶的過程當中,它不像貼,主要就是貼過去了,這個是需要自身發力的,如果是離身體太遠的話,這個力就容易散,一散的話這個技術框架就不成體系了,這點是很重要的。
再一點就是要注意重心,要有重心的轉換,腰帶手。在快速帶的過程當中呢,不是說只是手臂的動作,而是由重心轉換帶動手臂,確保下一板的銜接,那么這個重心轉換跟手臂的動作是很小的,而不像在進攻當中的幅度非常大,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講一講,在比賽當中防守弧圈球反手撕跟正手帶的幾個注意事項。首先第一點就是要注意在比賽當中,不是說在防守當中每一板都去撕去帶,而是根據球的質量,根據你的預判性來決定這個球是不是要撕,是不是要帶,這點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在撕,帶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根據對方球的質量,這個球力量有多大,旋轉有多強。那么,在選擇撕,帶的時候,要注意板形,然后用力的方向,撞摩的比例,包括落點,都要積極地去調整,不要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