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學習自由泳時,是否必須使用腳蹼并沒有絕對的規(guī)定,可以根據(jù)其技能水平和訓練目標來決定。初學階段,應側(cè)重于技術和肌肉力量的基礎訓練。在技術鞏固與提升階段,可以適量使用腳蹼輔助訓練。在高級階段,腳蹼則成為提升打腿能力和速度的重要工具。
1.初學者的情況
對于剛開始學習自由泳的兒童來說,一般不建議立即使用腳蹼。原因有以下幾點:
(1)技術和肌肉發(fā)展:初學者需要逐步建立正確的打腿技術和肌肉力量。腳蹼會增大腳部的打水面積,使推進力增強,但這可能會掩蓋一些技術上的不足,導致兒童依賴腳蹼的推進力而非自身的肌肉力量和技術。此外,突然戴上腳蹼進行強力打腿,可能會增加腳踝和腿部的受傷風險。
(2)錯誤習慣:戴上腳蹼后,兒童可能會養(yǎng)成抖腿或者打小腿等錯誤的肌肉記憶,這并不利于形成正確的自由泳鞭狀打腿技術。
2.技術鞏固與提升階段
當兒童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與練習,初步掌握了正確的打腿技術后,可以逐漸引入腳蹼進行技術鞏固與提升訓練。但在這個階段,使用腳蹼的目的應該是輔助訓練,而不是替代自身的技術。教練需要根據(jù)兒童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技術訓練與強度訓練的穿插進行,避免過度依賴腳蹼。
3.高級階段
當兒童的打腿技術已經(jīng)成熟,穩(wěn)定,并且對速度有更高追求時,使用腳蹼進行力量與強度訓練是合適的選擇。此時,腳蹼可以幫助提升兒童的打腿能力(如爆發(fā)力,耐力),從而進一步提高游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