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技藝要靠一拍一拍的練習積累而成
羽毛球在中國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打球的人非常多,各大城市的球館異常火爆,羽毛球運動已經成為深受大眾喜愛,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無論是什么水平層次的愛好者,一旦以記分的方式進行比賽,有勝負之分時,就能從比賽中體味勝利的喜悅,同時也有失敗的沮喪,甚至氣餒。贏的時候,想更進一步,戰勝更強的對手;輸的時候,想改變現狀獲取勝利。羽毛球場上的勝負好比神奇的吸鐵石,吸引著愛好者們一步一步去探尋其中的奧秘,享受其中帶來的各種滋味,樂此不疲。
大家獲取進步的途徑很多,可以利用互聯網下載觀看頂級羽毛球比賽的錄像,可以請專業選手培訓,找高手過招指點。我主要跟大家說的一點小建議就是:沒有一夜練成的武林秘籍,沒有一蹴而就的技術,更不會有永遠一招制勝的戰術。羽毛球技術,是靠正確的練習一拍一拍積累出來的,掌握正確的要領,經過多次重復的練習,才有可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二,學打羽毛球不能省略的三個步驟
我在這里先給大家分析一下,要想打好羽毛球,學習過程中的三個組成部分。
1.專項基本功
這里面包含持拍的技術和腳下的移動步法,這好比是建筑高樓大廈的地基。
羽毛球持拍技術大致有后場高球,吊球,殺球;網前搓,推,勾;雙打的平抽擋技術;移動步法是羽毛球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是重心的調整控制,好的步法移動迅速,腳隨心動,流暢自如。
無論是持拍技術還是步法,要想運用自如,必須掌握技術要領,發力方式,花大量的時間去體會練習才能做到。
步法的訓練,要做到自動化,就像開車一樣,熟練的司機不必刻意地去控制油門,剎車,能夠分出精力來觀察道路情況,做出正確的處理。打球也同理,什么來球運用什么步法,不必刻意去控制自己的雙腿,很自然步法就做出來了。
為什么專業選手大家會感覺很厲害?因為專業選手在青少年時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練習以上的基本功,持拍技術形成了肌肉記憶,腳下步法也達到了自動化。
也許大家看到以上敘述,心里會打鼓:這太難了,對嗎?其實,這些基本功都是熟練工種,建議有志于打好基本功的愛好者,稍微調整一下一到場地就打比賽的習慣,每天投入10分鐘或者更多一點的時間,專門練習其中的一項,逐個突破。有些訓練可以獨自練習,利用碎片時間,不在球場也能練習,貴在堅持,樂趣無窮。
2.專項體能訓練
羽毛球運動場地有較大空間,擊球,移動都需要力量的支撐,也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有充沛的體能才能保證在一段時間內的對抗速度。同時羽毛球還是一項全身運動,沒有力量基礎,經過一段時間,會出現傷病。
業余最常見的傷病是膝關節,除了力量不足之外,又要回到第一點,基本功是否規范?合理的動作和步法就不容易傷。個人覺得,跑步和步法訓練,加上針對各關節的力量訓練,對于業余愛好者來說已經足夠。
3.羽毛球的戰術意識的培養和打法風格的形成
在對球的理解這個層面,我個人認為,業余愛好者的理解認知能力是非常強的,許多在自己從事的事業上很成功的愛好者,在羽毛球場上也能體現他們的對抗智慧。
我身邊的球友們對羽毛球的癡迷讓我嘆服,他們會下載很多高水平的錄像反復觀看,除了追星之外,都試圖看出門道,也確實有很好的理解。我覺得大家可以利用這種熱情試著去分析自己,我對照以上兩點,目前掌握了什么?還缺什么?有目的地加以改進。你會發現,你越來越能夠駕馭你已經超前的戰術意圖。
羽毛球是控制與反控制的藝術,為什么有時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想的球路實現不了?主要還是前面兩點的積累滿足不了自己美好的意圖。
打法風格關乎每一個人的性格,有人崇尚進攻,出球咄咄逼人;有人喜歡后發制人,先守再攻。每一個人在羽毛球的技戰術運用中都會有自己的側重點,也就慢慢形成了自身的風格。
在這里我還要提到一點,心態。羽毛球運動的魅力,就是非勝即負,一旦有了輸贏,就會出現技術變形,動作走樣,失常表現。必須要熟練掌握技術,獨自練習的時候足夠專注,才有可能在正規比賽中發揮出應有的水平。用專業術語說,那就是訓練要貼近訓練。很多朋友學到一項新技術,練兩下就想在對抗中發揮,往往失望而回,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