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過渡球?
1.從作用上來說,過渡球是沒有攻擊性的擊球,其主要作用是將球盡快回擊到對方半場,讓自己有時間來調整重心,站位和步法,觀察對方的下一拍回球,等待更好的機會;
2.從回球方式上來說,過渡球可以是高遠球,可以是推球,可以是吊球,甚至可以是殺球(這點可能有爭議,后文進行討論),但高遠球和吊球作為過渡球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
3.從主動被動性上來說,就球本身性質而言,過渡球一定都是主動的,一定是擊球方在主動尋求“過渡”。被動局面下勉強擊出的球,雖然也可以去抓,但這類球不能算作過渡球;
4.從使用時機上來說,過渡球在任何時候都是可以用的。主動局面下,連續加速讓你體力不支,利用幾個過渡球緩解疲勞;被動局面下,不想讓對方輕易占據主動,利用過渡球調動對手換取調整時間。所以,并不是說只有在被動局面時才有過渡球,主動局面時去使用過渡球,質量會更高,效果會更明顯。
二,如何抓過渡球?
1.預判要提前
對方什么時候會使用“過渡球”,我們要提前去判斷,要去猜。預判在對手每一次回球前都要做,但在抓過渡球這一環節上顯得尤為重要,主要是因為過渡球大多是對方用來調整的球,要為自己的調整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因此過渡球一般來說要么飛行速度慢,要么滯空時間長,只要預判成功了,跑動再積極一點,都容易搶到好的擊球點。
2.搶點很關鍵
什么叫抓?抓球一定是要在高點拿球。低手擊球那不叫抓,那叫撿。是抓還是撿,全憑一個點。
那多高的點才算是高點?以對方回后場過渡高遠球為例,我們起步后退將球讓在持拍手肩部前上方,若此時球還在我們上方揮拍擊不到的位置,則算為高點。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有充分的時間架拍,觀察,起跳,殺球;
再以對方回網前過渡小球為例,我們起步降重心上迎,持拍手臂充分打開且球拍伸展到可以靠手指發力擊球的位置,若此時球還在網帶上方約一拳高的位置,則可算為高點。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有時間停頓,觀察,擊球,或是直接發力將球點向對方空檔或身體。
當然,高點的概念并非絕對,能力越強的人,“高點”的包容范圍就越是寬泛。
3.處理需果斷
搶到了高點,意味著接下來你的一拍擊球將是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來完成的,于是這里就很容易產生一些錯誤想法,有太多業余選手認為“準備充足的球,可以有更多時間來考慮”。
在這里,我的個人觀點是“越是準備充足的球,出手越要干脆果斷;反而是沒有搶到點的球,不妨讓點更低一點”。一次準備充足的擊球,如果處理得當,能夠立刻讓你占據很大的主動優勢,甚至是直接得分;準備不夠充分的擊球,反而可以多帶點節奏變化,最后實在騙不到對手,再起個高球也是可以的。
這里所謂的“干脆果斷”,不是說擊球都要搶快都要發力。干脆果斷指的是在思考出球的方式上要干脆果斷,想好哪種就是哪種。決定要發力,就一定要發力;決定帶停頓,就老老實實去做假動作……有人問那我們思考的時間呢?思考基本上都是在移動和觀察時去完成的,而不是臨擊球時還在思考該如何回球。
三,抓過渡球的注意事項
1.過渡是個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上文說到過渡球不具有進攻性,這也是一個相對概念,因此不能太輕視對手的過渡球。有些時候實力相差太大,對方一個過渡的點殺,也許在你眼中看來比你的重殺還更有力量;對方一個過渡的吊網,結果卻比你的劈吊速度還快。當面對這樣的對手時,就不要過多去考慮抓球的問題了,從穩固的防守做起才是正道。
2.抓過渡球要量力而行,不能因為太急于抓過渡而打亂自己的節奏。當你沒有做好完全準備,或是對方的過渡球到位程度太高時,不要再浪費體力強行去抓球。比賽中,一切技戰術都是建立在能夠保持攻防節奏的前提之下的,一切超出你可控節奏范圍的技戰術都是不可取的,都是舍本逐末的虧本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