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費德勒的發球在網壇確實是數一數二的,堪稱教科書般的經典,不但有速度,還有旋轉,更重要的是他的發球落點變化不斷,總能給對手的接發造成困難。
那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接下來,我們就從費德勒的發球中總結出來一點小規律,僅供參考。
在發球準備階段,費德勒發站位可謂經典——“Party Stance”,即前腳跟底線成約45度角,后腳大約與底線平行。這樣的站位,他可以很好地將重心放在后腳上,前腳尖上提,方便臀部和肩部的轉動。
在拋球階段,一個非常明顯的動作就是“down together,up together”,即兩個手一起下,一起上。
他的拋球手上抬的時候,重心由后腿開始向前移,他的拍面和持拍手向下指著地面,通過這個動作,保持他的肩膀放松,以便做出“鞭打”的動作。
拋球完成后,拋球手完全伸展,而身體則完成弓形。肩膀傾斜,一側指向前方。還要注意的是,他的肘部與肩膀是保持在同一軸線的,這可以使費德勒做出近乎完美的拋甩動作。
他彎曲的膝部,以及臀部和肩部的轉動都十分難以模仿。憑借這個動作,費德勒可以把平擊發球,切削發球或大力發球砸向對方球場發球區的任何位置。
再看所有的職業球員發球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動作,即“墜拍”,也有另一種說法叫做“背拍”,其實這種“墜拍”是一個很自然的動作。試想,你在扔鉛球的時候,你肯定是將你手中的球放在肩后,蓄力,然后才有向前的推力。
發球墜拍原理和它一樣,你要在最高點擊球,你必須先降低拍頭來蓄力,最后才有向前向上的擊球力量。
在擊球點上,費德勒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無論何種類型的發球,擊球點幾乎都一樣,正是因為這一點,他的發球才能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在發球的時候,頭的穩定是最重要的,業余選手在發球的時候,還沒有擊球,他的頭就已經低了下去,所以他們的發球經常會出現下網情況。然而觀察費德勒的發球,你會發現他并沒有著急低頭,而是繼續盯著網球。
還有一點是,費德勒在發球時,他的左手也會發力來保持平衡,這樣會降低手部揮拍速度,從而在拍頭頂端實現鞭打動作。
在費德勒擊球以后,揮拍的慣性把他帶到球場中。此時,他并沒有低頭,而是目光直視前方,頭部正直以保持平衡。他的擊球手向下做完隨揮動作,而另一個手臂則繼續保持身體的平衡。
他在發球之后還能面向對手,并能對對手的接發球迅速做出反應。費德勒大力發球后,前腳先著地,這樣他既可以隨球上網,也可以留守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