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球比賽中能夠運用高壓球得分的確能激動人心,但也不能否認高壓球是網球運動中最難掌握的技巧之一。高壓球可分為落地高壓球,前場高壓球,后場高壓球,反手高壓球等幾種,其動作與發球相似。
近網高壓,對方挑高球落點位于發球線之前,就可迎上去大力扣殺。此種球的擊球點可偏前,以便擊球時向下扣壓;
后場高壓,對方挑高球落點位于發球線之后,就像打正常的高壓球一樣,擊球點可稍后些,步法及時移動到位,迅速跳起給予猛擊,擊球后的跟進動作要長些,向前向下扣壓;
落地高壓當對方挑出直上直下的高球時,可等球落地彈起后再打。這樣可增加打高壓球的把握和信心。
一般這種高球落地后跳起弧線是直線向上的,所以步法移動要迅速,退至球的后面,調整好擊球點的位置,然后向前還擊球,像發球一樣向前向下擊球,落點對準發球線與底線之間,這樣才能提高擊球的成功率。
反手高壓由于反手高壓不容易發力,且易失誤,故在比賽中運用較少,一般都及時側身后退,打頭頂高壓。
當對方挑高球至左側場邊線,需被迫使用反手高壓球時,應及時向左側身,提肩抬肘,拍子低于手腕與肘關節,擊球點在左上側,擊球時前臂和手腕迅速向上揮起,手腕緊固,集中精神和力量打落點和準確率。
下面針對高壓球訓練中的動作要領及提高技巧詳細說明:
移步
擊出高壓球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找到理想的位置。
面對飛來的網球,要靠運動員腳下不斷的調整,在對方挑高球后迅速側身,使用拖曳步或交叉步,將身體移動到來球的下方,順著來球不斷后退并舉起雙手,持拍手臂抬到肩膀之上,另一只手抬起并指向來球,劃出球飛行的軌跡。
擊球時向后撤身的節奏要明顯加快,以便在開始揮拍之前,身體的重量已經放到了處于后側的支撐腿上。球員早一點進入擊球位置,就會擁有更多的時間完成以下復雜的力量
傳輸鏈條:曲膝,向前和向上蹬腿,將身體重量由后向前輸送到擊球點上。
揮拍
非持拍一側的手臂和肩膀也要伴隨揮拍放下。與此同時,必須在觸球之前確保自己保持抬頭的姿勢,以防上身在一側肩膀放下的時候產生不必要的晃動。
擊球時,要讓持拍手臂充分伸展,球拍向上擊球,擊球點要在身體的前方略靠外側的位置,稍稍靠近持拍肩膀一側。如果使用大陸式握拍就需要扣動手腕,讓拍面在擊球的瞬間完全打開,以平擊方式觸球。
如果不容易做出扣腕的動作,也可以采用東方式正拍的握法,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在擊球瞬間將拍面打開了,而不需要任何調整動作。向后多跨出一步,側身的同時,將持拍手臂的肘部抬起,拍頭指向天空。
等開始揮拍擊球的時候,再自然做出“搔背”動作,讓拍頭沖向地面后揮向擊球點。因為會使用到手腕,因此握拍的時候不要太緊,以防阻礙它的運動。
擊球方向與落點
“高壓球”并非“扣球”。一般談道 “扣球”的時候,往往會先聯想到很快的球速。“高壓球”則需要運用力量和旋轉來擊打,將兩者相結合。
將球打進空檔自然還是首選,如果對手也是那些高水平的球員,因此如果能夠將球打到他們的身后,還是最為保險的選擇。
因此需要用切球的方式,讓球拍在擊球的一瞬在某個角度接觸到球體,無論是將球殺到斜線還是打inside-out,都必須能夠調動對手在更大范圍的區域內做防守。
在距離球網很近的地方打高壓的時候,要使用平擊方式,將球狠狠地扣在對方的球場內,且反彈后要明顯超過對手的頭頂。
擊球時機的選擇
為了準確捕捉擊球時機,對方向上挑高球的瞬間,就應該揮拍到頭后做好有力的引拍動作,而且比發球引拍還要早。所謂時機,是由眼睛與手臂的協調實現的。眼與手的反應協調能力的好壞,與能否準確抓住時機有很大關系。
作為這個世界上打高壓球最好的球員,費德勒對于處理高壓球有著自己的天賦,看看他職業生涯50大精彩的高壓擊球,你就會明白為何時光飛逝,冠軍常有,這般風騷,只他一人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