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視頻教材的人在腦海中大多數(shù)認為攻球是拿拍子拍球,就象是拍人一巴掌一樣的。帶這種想法去練的話是練不好的,體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就是球的方向拿握不住,自己都不知道球住哪里飛,球的落點不準,容易下網(wǎng)或出界。
正確的方法應(yīng)該是“推球”,你只要想著那球是推出去的就行了,既然是推,那么球拍的運行軌跡從上看去就是一條“直線”,用力的方向也是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的方向就是出球的方向了,也就是從右下到左前上的一條直線。
這個“推”字是最重要的,從這個字就知道要推得出力量,當然首先重心要前傾一些,重心的變換也是推的方向而不是左右,這也是為什么雙腳要有前后了,雖然最終的表象是重心從右腳轉(zhuǎn)到左腳,但是重心不是純粹的右到左的變換,重心的變換方向是出球的方向。用力是主要用身體的力量而不是轉(zhuǎn)腰,因為轉(zhuǎn)腰是沒辦法推的,推當然主要力量是用腿的力量了,身體包括臀部,腰部,肩只是繃住把右腿蹬地的力量傳到手上而已。其它的很多道理都只要從這個推字就可以解決了。
手腕部分只要把球拍放成橫的,手腕一定要固定,小臂和大臂的夾角在擊球的過程中基本不變,肘部有運動,運動方向就是前面說的那條直線了。球拍的運行終點最好不要超過右眼。其實說了那么多,重要的只有一個“推”,抱著推的方法去練得話,身體和手的其它的動作都會自然而然的做出來的,很容易,可能一個下午就能基本運用了,如果用拍或者擊打的方法去練的話可能一年都練不出來。
等你用上述方法練會了攻球后,練弧圈就太容易了,只是引拍位置不一樣而已,引拍時原來和大臂固定的小臂自然放下,其它部分完全一樣(一定要一樣包括拍子的角度,如果不一樣的話對弧圈的質(zhì)量有影響),用力大一些就可以拉出弧圈了(全身用力而不是只有手),而且速度快,旋轉(zhuǎn)強,吃球明顯,那條直線的方向朝上一些就是高吊弧圈了,朝前一些就是暴沖了。
一般認為,從物理原理上可知弧圈的旋轉(zhuǎn)主要是靠球拍的上下運動,而速度是靠前后運動得來的,所以要想旋轉(zhuǎn)強則引拍不能高,相反要想球速快則引拍要高一些。說白了,其實就是控制那條直線的傾斜程度了。
弧圈打法的攻球練習和快攻打法的攻球是不同的,前者沒有明顯的收小臂動作,揮拍一般不高過肩膀,這個練習主要是體會以腰帶手的感覺,擊球時好像是靠小臂和拍子的自重觸球,手臂本身并不發(fā)力,或者說這就是拉球迎前時的揮拍過程,在這個基礎(chǔ)上加上在觸球瞬間快收小臂就是拉球了。而快攻打法的攻球,手臂要主動發(fā)力,所以有明顯的收小臂情況,只不過收的比拉球早,揮拍一般到頭。
大家可以注意高手的賽前練習,弧圈打法的攻球練習和快攻打法的攻球練習是明顯不同的,弧圈打法的攻球練習揮拍時拍子在水平高度上的位移基本是在一個平面內(nèi),拍子升高很少;快攻打法的攻球練習拍子則是升高的很多,這就是主動收小臂的結(jié)果。
如果你做攻球練習是為拉球打基礎(chǔ),那么如果采用快攻的方法,你就無法完全放松手臂,也無法完全不帶摩擦,這樣就無法體會以腰帶手迎球的感覺。同時練習攻球是應(yīng)該不帶摩擦,要不以后容易拉打不分。而且過多的摩擦,也使你無法感知來球?qū)ε淖拥恼龎毫Υ笮 P”鄣闹鲃影l(fā)力也使練習變得困難,球也變的難以控制。可以說,練習正手攻球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上述的認知差誤造成的。我曾經(jīng)和一個打過專業(yè)的練球,先攻球,他就是那種有點像推帶的動作,而不是快攻。然后拉球,他那球爆的頂不住。我特意問他,你剛才做攻球動作和拉球動作有什么不同,他就一句話:“攻球就用身體悠著拍子,拉球再加上快收小臂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