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球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發球技術,因為發球是完全不受制約的主動行為,可以說只要符合網球發球規則你想怎么發就怎么發。網球發的好可以可以直接得分,即使沒得分也能給對手制造很大的麻煩,挫傷對手士氣。所以職業球員都非常重視發球技術的訓練。他們在發球技術投入的訓練時間占整個訓練的很大部分,但是業余選手往往并不重視發球訓練,更喜歡對拉訓練。隨意業余選手的發球一般都比較菜。有些渴望提升發球水平的業余選手在整體技術提升上也不明顯。
一,網球發球的要領及易犯錯誤
1.關于發球的站位
發球的站位一般有兩種,即上步站位和不上步站位。對于初學者和青少年球員我們一般建議采用不上步站位,這樣的站位在減少了上步動作的同時降低了發球動作的難度。很多業余選手以及青少年球員在使用上步站位進行發球時,后腳上步的位置錯誤,導致身體在擊球前便已正對球網,從而損失了轉體產生的力量。理想的上步位置應該是后腳移至前腳的側后方,以確保髖部側對底線。其實在職業選手里,上步站位和不上步站位沒有哪一種占據著壓倒性地位,我們可以看到上圖中阿加西采用的是不上步站位,巴格達蒂斯采用的則是上步站位。
我們還需要注意前腳的位置,仔細觀察職業球員的發球動作,不難發現他們在準備擊球階段,尤其是深屈膝就要蹬地上升的瞬間,前腳和底線之間的夾角是很小的。而不少球友在準備時的站位就存在問題,前腳腳尖幾乎垂直于底線,這樣的站位極易導致擊球前髖關節面向球網,因此而損失了髖關節轉動的力量。
易犯錯誤:錯誤的上步位置和前腳位置使身體過早面對球網。
2.關于擊球時的身體位置
身體面向球網后才擊球是許多業余選手以及青少年球員的通病,過早的轉體會造成擊球的力量損失。通過觀察職業選手的發球動作,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在擊球瞬間,他們的身體也并沒有完全轉正,而是在落地的同時身體才正對球網。這一點常常被球友和教練所忽略,但對發球技術動作來講卻至關重要。
發球時一個合理的動力鏈應該是:當力量從地面通過腿部傳遞到髖部,髖部獲得最大轉動速度時上身開始轉動。大多數優秀的球員都具有良好的轉體能力。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一個細節,上身開始旋轉時職業球員的非持拍手在向胸前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上身轉動速度,從而將力量更好地傳導到手臂,以提高手臂向前揮動的速度。
易犯錯誤:身體面向球網后才擊球。
3.關于屈膝與蹬地
屈膝的目的是為了從地面獲得反作用力,腿部的屈與蹬是發球力量的主要來源。也許有人會想問膝關節彎曲到多少度才算合適,這完全取決于球員的身體條件,協調性和發球目的。如果膝關節的屈與伸二者不協調就會造成發球時身體短時間內處于靜止狀態,極大地影響發球時的爆發力。達維登科的身材不高,但力量強勁,圖中他的屈膝幅度非常大,這在職業球員中也并不常見。另外我還想補充一點,達維登科發球時弓背動作非常明顯,我不建議業余選手和青少年選手模仿,因為這是需要非常強的力量做支撐的。
易犯錯誤:過大或者過小的屈膝幅度影響發球動作的爆發力。
4.關于發球落地動作
發球落地動作的基本要求是:前腳落地,后腳向后踢出,前腳落地的位置距離底線一個腳掌左右。一些業余選手以及青少年球員擊球后無法保持平衡,絕大多數都與后腳不是向后上方踢出有關。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些失去平衡的球員,后腳是向身體的側方踢出的。
易犯錯誤:后腳向側方踢出,身體失去平衡。
二,網球發球專項訓練
專項訓練1:
雙腳垂直于底線面向球網站立,兩腳不動進行發球練習,主要體會發球中軀干轉動的力量在發球中的重要性。
練習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有:兩腳發生移動,原因很可能是拋球不穩定;發球無力,即不會使用軀干的轉動進行發力,身體在發球前的回轉不足或擊球前已經轉正身體。
專項訓練2:
側向站立進行發球練習,腿部的要求同方法一一樣,只能轉動不能移動。發球前在后腳上放置一個球拍,發球后球拍從后腳腳面上滑落,后腳對向后面的擋板。這個練習的主要目的是體會髖關節以及腿部的轉動。
專項訓練3:
同訓練2一樣,但不在后腳上放置球拍,要求是選手在擊球后靜止兩秒。
這樣做的目的是:拋球的位置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發球后身體無法靜止,會倒向一側;觀察發球后自己的頭部是否保持平衡,兩肩是否保持平衡,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調整并找出問題所在。
專項訓練4:
在訓練三的基礎上,拋球后兩膝彎曲,并蹬轉擊球。擊球后左腳落地進入底線內,后腳向后上方踢出保持平衡。在落地后前腳進行支持的動作上保持兩秒鐘,同時觀察頭部和肩部的平衡,即兩眼和兩肩是否與球網平行。
以上訓練方法并不難,關鍵在于訓練態度。首先是投入的時間一定要足夠,然后是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最后是反復訓練全身協調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