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膠的簡單應用與特點
1,生膠的磨擦系數小,是不吃旋的原因,也是難以發力的原因。生膠的應用一定要結合這個根本的特性。
2,發力擊球時要用板底吃住球,具體操作是盡可能讓拍與來球線路垂直,拍略后仰。
3,相持球時,短球用托,長球用拱,是簡單實用,易于掌握的攻擊性技術。而削等防守型技術已為眾多高手熟悉,易受攻擊。
4,來球難借力時,不要以磨擦的方式擊球。
5,生膠可以很容易的把球拉起,但不旋。所以應從輕巧,突然,刁轉方面下功夫。
6,打生膠是否有生命力,最關鍵的在于能否抓住機會打突擊,因為生膠創造的機會足夠多。突擊必須區分來球是否旋轉,旋轉球才好借力。
二,如何對付生膠
對于能稱為魔術師的人,決不是說能用什么方法就能對付的,只能說是某些方法對其有一定的抑制。
1,生膠的磨擦系數小,是不吃旋的原因,也是難以發力的原因。對付生膠一定要結合這個根本的特性。
2,想辦法讓生膠方不能垂直地迎球,生膠方即難于吃球,難于主動發力。具體方法可在線路上下功夫,如直,斜線結合。
3,不讓生膠借力。短的輕側旋,長的輕無旋是生膠難以借力的球,結合強下旋可讓生膠方較吃力。注意力量上的變化,可增加生膠方的失誤。
4,注意節奏的變化,不要落入生膠方“托-拱-托-拱”的模式,否則必讓其找到機會打突擊。
5,對付生膠的技戰術結合。必須考慮生膠打出的球的運行特點。其特點是,著臺后球的上升期與反膠打出的無旋球類似,下降期幾乎是自由落體。因此,任何技戰術結合應據此而成。在上升期可借球的沖擊力(如彈推,彈打,各人可根據自己的特點設計),在下降期可借重力加速度(如高吊弧圈球,在較低點削球),一般失誤較少。
三,相持球
1,必須掌握生膠的三種發力方式,借力,卸力,發力。借力為主,卸力為次,發力又再次。
2,最有威脅的球是,來球經借力后一邊減速前行,一邊加速作自由落體運動,極易造成對方出高球或下網,應以此類球為主。所以,高手決不會輕易讓生膠方借力。
3,卸力,發力應按照生膠的簡單應用與特點所述原則用力,同時注意線路的變化,不讓對方發力,讓其有力用不上,越打越別扭。
4,“托-拱-托-拱”的模式是有效的模式,易使對方按照本方的節奏而陷于被動。
5,因發力不是本方特長,應長短結合,并以短球,輕球為主。
6,生膠并不能制造反旋,只不過擋過去的球還是對方原來的減弱的旋轉,所以不能向上用力,否則,必出高球,慢球,易對方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