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膠打法的選手通常具備超強的進攻能力,畢竟這是近臺快攻打法的必備技術。生膠進攻的方法很靈活,可拉,可打,而且生膠拉球的弧線十分低平,而且回球有些飄忽不定,可以給對方制造較大的難度。由于顆粒膠皮沒有粘性,因此在拉球時多集中在近臺,通常要抓住來球的上升期或下降初期,這樣可以更好的借助來球的力量。
生膠作為顆粒膠皮想拉出和反膠一樣的弧圈球難度較大,所以生膠的反手拉球和正膠的正手拉球相似,可以稱作是一種拉小弧圈球。生膠拉球的穩定性要高于彈擊,對于對方回擊的一些下旋球,彈擊的風險性較高,所以先通過拉球將球主動變為上旋球后在銜接彈擊技術,可以把生膠的特點更好的打出來。
生膠反手拉球時拍型稍稍立起,向下引拍,前臂和手腕內收,擊球時手腕突然向上轉動,這樣可以增強摩擦制造弧線。擊球后迅速還原,在向后移動的同時保持右腳在后的姿態,同時上身稍稍前傾,準備好連續相持。
在擊球前壓低身體重心,上身前傾,右肩稍稍下沉,視線比球網稍高,這樣可以準確抓住擊球點,前臂稍稍下沉,手腕幅度下垂,球拍正對來球。
當來球落臺彈起后,重心稍稍向后坐,由于上身前傾保證了身體的穩定性。擊球前大臂稍稍太高,右肩向前頂出,前臂和手腕內收;在來球的下降初期,雙腳向上蹬地,前臂展開,向前迎球。反手拉球時拍型稍稍立起,這樣可以頂住來球,借助來球的力量,手腕突然向上轉動,這樣可以增強摩擦制造弧線。
觸球后向后上方躍起,充分利用身體向上的力量擊球。前臂動作十分穩定,擊球后有一個向右前方展開的小動作,為了更好的控制回球弧線。
擊球后迅速還原,在向后移動的同時保持右腳在后的姿態,同時上身稍稍前傾,準備好連續相持。
生膠的特性決定了不能連續高質量的拉球,所以進入上旋球的對抗中要注意銜接中板型和動作的變化。對于生膠還是要積極主動,發揮出顆粒的特點。生膠的搏殺性是非常強的,我們可以通過比賽中看到,伊藤美誠拉完球之后多是采用正手拍或反手彈擊等搏殺性強的技術來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