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9.5
Kobe 11 Elite Low的Flyknit鞋面非常舒適,如果你是一個長期穿著復刻AJ打球的人,換上Kobe 11 Elite Low絕對會讓你大吃一驚的;全掌Lunarlon,后掌Zoom Air鞋墊式緩震系統和透明大底的搭配甚至有些適合逛街,這雙鞋的舒適性真是籃球鞋里一等一的好。
緩震:9.5
換做幾年以前我可能會認為前后掌Zoom Air或者Zoom Cage才是真的好緩震,但放在Kobe 11 Elite Low這樣一雙鞋上,我覺得全掌Lunarlon,后掌Zoom Air的緩震搭配可以算是恰到好處,前掌能提供很好的啟動支撐力,體重不是很大的運動員也能踩開,而后掌又用Zoom Air堅守住了傳統的緩震強項,這樣的搭配放在一雙后衛鞋上真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保護:6.5
Kobe 11 Elite Low的保護是我最不滿意的一項了,給6.5純粹是為了獎勵設計師想方設法為了保護加入的一些新材料給的,我身邊已經有兩個穿著Kobe 11 Elite Low崴腳的案例了,而我自己穿著的體驗是這雙鞋不但采用了沒有安全感的低幫設計,并且鞋幫處開口巨大,沒有束縛感,鞋幫兩側的填充物包裹性趨近于無,后跟處支撐也不夠,任何時候穿著這雙鞋我的安全感都不夠。
抓地:9
Kobe 11 Elite Low的抓地力和前作可以一拼,都屬于后衛鞋中的翹楚,這點喜歡突破的朋友可以放心,只要不是“溜冰場”這雙鞋基本是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的。
穩定:7
鞋幫處的設計讓這一項得分偏低,實際上Kobe 11 Elite Low的整個鞋面由于加入了TPU膠條的設計,整體感很強,中底鞋墊化設計也沒有破壞穿著時的整體感,但我認為鞋幫位置的設計是這雙鞋的敗筆,我不認為Kobe 11 Elite Low的穩定性能讓我滿意。
重量:9
Kobe 11 Elite Low 393g的重量當然不能和Crazylight系列比,但橫向比較緩震達標的低幫籃球鞋這個數據也是一個值得稱道的結果了,給9分在于綜合的上腳感覺。
耐磨:7
在已經進行過三場室內半場3V3對抗后,Kobe 11 Elite Low的鞋底在受力位置已經有些許磨損,在聯想到這塊大底“薄如銅版紙”的厚度,我對它的耐磨度完全沒有信心,室外場什么的土豪請隨意。
做工:8.5
Nike的做工在前些年大跌之后由于材料的變革基本就維持在穩中有升的狀態,Kobe 11 Elite Low的做工算是看得過去,對不起這1000多的價格的水平吧。
性價比:9
這個必須要給9分,就因為科比將會穿著它退役,這也許將是科比穿著征戰NBA的最后一雙籃球鞋,所以目前能有折扣我認為性價比就算不錯了。
其他:9
Kobe 11 Elite Low的意義是非同一般的,我身邊很多買這雙鞋的人就是沖著科比最后的簽名鞋去的,就為了這個噱頭,或者說得更遠一點,也許這就是這個系列的結束,所以我們應該對這雙鞋給予額外的加分,對這雙有著特殊歷史意義的籃球鞋給予更多的關注。
最終Kobe 11 Elite Low的總得分為84分,這個分數看起來Kobe 11 Elite Low并不是那么優秀,但這雙鞋從它的實際表現來看就和科比這個人的職業生涯一樣,充滿了矛盾和爭議,Kobe 11 Elite Low在很多方面的表現堪稱優秀,同時在幾個低幫鞋的傳統劣勢項目上得分也非常低,這就是這雙矛盾的籃球鞋得到這個分數的原因吧。
優點
一雙優秀的后衛籃球鞋,擁有出色的緩震系統的同時還能有著極快的啟動速度,無論如何都是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后衛籃球鞋之一。
缺點
災難性的保護,不夠堅實的鞋幫以及不夠令人滿意的穩定性。
總結
Kobe 11 Elite Low是一雙容易讓人放手去突破的后衛籃球鞋,能夠給大多數運動員足夠的支持,幾場球下來感覺穿上Kobe 11 Elite Low很容易更投入的去打球;但同時身邊朋友的慘痛教訓告訴我Kobe 11 Elite Low并不是一雙能夠陪你肆無忌憚縱橫球場的籃球鞋,畢竟天生的設計缺陷讓這雙鞋充滿了危險和變數。冰火兩重天就是形容Kobe 11 Elite Low的最好詞匯,任何時候穿著它忘我的打球都不要忘記了它低幫籃球鞋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