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
在拿到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的一瞬間,首先會注意到的就是鞋面上的Flywire飛線技術從上一代的“寬帶”設計又變回了傳統的“線型”,但雙線支撐無論是視覺上還是穿著體驗上還是區別于其他跑鞋。而再看鞋身內側,全新形態的Dynamic Support動態支撐系統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迫不及待上腳沖刺。
穿著體驗
當把腳放入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0中,輕提鞋帶便能感受到Dynamic Fit動態貼合技術的包裹與順滑。當系緊鞋帶后,像往常一樣提踵與高抬腿熱身跑,說實話并沒有感受到過多來自前掌Zoom Air的回饋,而且還有種中底偏厚偏硬的感覺。由于針對內翻人群,強力的內側支撐給與我踏實的腳踝安全感,完全排除了受傷隱患。
路跑測試
趁著天氣晴好,此次的路跑測試我們選擇了戶外十公里,由于試穿階段對于中底偏厚的疑問,我還是選擇前腳掌跑法。大約一公里過后,前掌慢慢跑開,Zoom Air的回饋漸漸展現,每一步都變得彈性十足,加上蜂巢外底的分散作用,對于初中級跑者的緩震需求應該都可以滿足。而雙線支撐的Flywire和Dynamic Fit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在彎道時明顯感覺到來自鞋面的支撐,在包裹感強烈的情況下不失舒適性。由于評測版本運用了H2O REPEL防潑濺材料,所以在路跑時我特意找尋了不少存在水坑的道路,鞋身內部干爽始終。
美中不足
盡管選用了Flymesh透氣鞋面,但可能是運用了防潑濺涂層的緣故,使得透氣稍有不足,但相信普通版本還是可以減少這種困擾。還有就是中底有些偏厚,對于享受場地感的跑者可能會有些不適應。
總結
20歲,足矣令一個年輕人明白世界;20歲,足矣令Nike Structure系列成熟,如此一雙陪伴我們成長的跑鞋還是非常值得擁有,上腳并飛奔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