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阿迪達斯Pro Model 2G,鞋面部分,全漆皮的鞋面加上外底橡膠上翻的貝殼頭,整個鞋面結構簡單明了。包裹方面,初上腳拉緊鞋帶,兩側鞋面可以很好地夾緊腳背,靜態包裹還是非常不錯的。
但是動態包裹會存在一點點問題。首先這雙鞋是沒有內靴的,所以運動中它的鞋面貼合感不強。
再加上這個硬質的貝殼頭,在運動過程中并不會跟著鞋面進行聯動,尤其在啟動那一下,可以看到整個鞋頭會皺在一起,包裹是一個比較空洞的狀態。初上腳甚至會有一定卡腳的感受,更別提貼合了。
然后后跟包裹它也是有所欠缺的。填充很松散,不跟腳的現象有些明顯。不過講真我對阿迪的祖傳不跟腳已經習以為常了,所以這一項很影響實戰表現嗎?那又未必,習慣了就都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是全皮質鞋面,所以包裹和支撐的衰減問題還是要考慮一下的。皮質鞋面會越穿越開、越穿越軟,所以如果在試穿的時候就感覺鞋面包裹不足的朋友,最好還是換小半碼選擇。當然這種衰減也是細微的,沒有必要花大心思去糾結。
當然就整體的包裹來看,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整雙鞋楦型對于瘦腳來說非常友好,加上這多達8組的鞋帶孔,再不濟的包裹,扯一扯鞋帶也就都沒問題了。想想現在的阿迪,不跟腳還是曾經的味道,鞋帶孔卻被摳搜了許多,8組鞋帶孔放到現在,太奢侈了。
鞋面支撐方面還不錯,在橫移的過程中它能夠鎖定住腳面,但又不會給到像撞墻了一樣的很膈應的支撐感。不過這個貝殼頭在支撐這一環又是比較累贅的存在,你說它有用吧,它確實可以保護腳趾;你說它沒用吧,它在一定程度上又破壞了鞋面的整體性。有無數種更好的方式可以把這塊貝殼頭替換掉,讓這雙鞋有更舒適的實戰體驗,但是沒辦法,都叫PRO MODEL了,貝殼頭就是靈魂,換不得。
后跟內置了覆蓋面和強度都還不錯的港寶,加上中幫的設計,支撐應該還是不錯的。但是由于后跟和腳踝的海綿填充不是那么到位,運動一段時間后就得去重新調整鞋帶,否則包裹會越來越松。
當然了,全皮質鞋面的透氣性肯定是不行的,冬天穿會很保暖,夏天打外場估計夠嗆。
中底
這個中底的感受又雙叒叕是我最喜歡的類型,全掌bounce樸實無華,它沒有澎湃的腳感,也沒有很明顯的緩震感受,整體來說就是硬,彈,貼地。這種腳感和SuperFly MVP上的react相似,只不過重心方面PRO MODEL 2G還會更低一些。穿它啟動突破的時候非常流暢,干脆利落、毫不拖沓。就單緩震方面,對于130+小體重的我來說完全夠用,不過鑒于bounce材料較快的衰減速度,可能會不太適合大體重選手。
中足處用了Torsion抗扭單元,也就是一塊大大的異形TPU。它給我的感受就是:恰到好處。在保持足弓處基礎剛性的同時,又不會讓前掌的彎折過于生硬,導致中底不夠靈活。我在網上有看到,這雙鞋穿久了之后再用力掰,其實是可以做到足弓處對折的。不過抗扭這一項因人而異,對于我這一個輕體重選手來說,只要抗扭系統能夠提供一定的足弓支撐,保證中底在橫移過程中足夠穩定即可,像WOW8那樣延伸至前掌的大碳板,反倒是有些過了,穿著打球也不舒服。
防側翻方面,雖然它沒有很明顯的防側翻角,但是低重心、較硬的中底材質使它的防側翻性能可以達到及格線以上的成績,至少在打球和訓練的時候,放開做動作,它也不會給我一種“大廈將傾”的感覺。
外底
最后來看外底,極深的人字紋,在多灰的外場可以做到急停急走,抓地非常扎實。不過由于外底材質較硬,我猜測木地板可能會是它的軟肋。耐磨是變態級別的,幾場球下來基本看不到磨損,非常適合常年征戰外場的學生黨去選擇。
總體來說,Pro Model 2G的表現應該可以排進今年我穿過的實戰鞋的前三名。只要能夠接受它的外觀設計,這個價位買一雙,無論是壓馬路還是打球還是擺在鞋柜里,都是絕對不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