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勢
可以滿足很多需求的緩震以及足夠優秀的穩定性
如果你還在擔心"既然是簡配團隊鞋款,Explosive Bounce會不會很硬"的話,我們可以很負責任地和你說:別說,還真有點軟。中底采用的Bounce科技自然會比Crazy Explosive的Boost硬上一些,但是舒適度卻沒減弱太多。實戰中能夠感受到前后掌都有著不輸給Dame 3的緩震腳感,說實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配置不夠,厚度來湊
adidas在球鞋保護性上一直秉持著"用很多外部模塊告訴大家自己真的很實誠"的核心價值觀,所以從2015年開始adidas球鞋的后跟基本上都看著很重。
Explosive Bounce通過后跟環抱膠質模塊+厚實內襯的方式牢牢鎖住了后跟,使得后跟的穩定性達到了中端實戰鞋款中較強的等級。與D-Rose 7十分相似的"外部模塊增強穩定"設計方式,也十分有效,能夠將雙腳牢牢鎖住。
前掌內靴的質地與后掌內襯相同,再加上后掌足夠充實的填充以及環抱模塊的穩定加持。使得球鞋在包裹和后跟穩定上的確有所優勢。對于一些追求包裹和后跟保護的球手來說,Explosive Bounce的確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當然了,在球鞋的支撐性上,adidas也并不馬虎。球鞋的前掌為了保證球鞋支撐特地增加了三對綁帶。雖然被牢牢固定在鞋面夾層中導致球鞋并沒有動態支撐提供,但是球鞋依舊能夠在一定幅度的變相中牢牢貼住雙腳,避免腳踝及足跟傷病。
二、缺點
腳踝保護成為設計缺陷
說實話,當看到最上方的系帶孔位置的時候,我們心里就打了個寒戰。過于靠后的系帶孔會讓鞋帶很容易松脫,因此并沒辦法系緊的鞋帶部分也導致了"明明內襯十分厚實,球鞋卻無法完美包裹腳踝"的現象,這一點實屬可惜。
抗扭轉耐性不足
和Dame 3相像的除了緩震,還有抗扭轉。在前期Explosive Bounce的抗扭轉還算合格,但是在一周的實戰之后,抗扭轉性能就開始退化。不知是因為內置TPU(我們也不知道有沒有)過軟,還是因為Bounce本身的材料問題,如果實戰的變相力度較大而頻率較多,選購時請謹慎考慮。
總結
雖然抗扭與腳踝保護成為球鞋缺陷,但是優秀的后跟穩定,包裹及中端水準的緩震讓這雙球鞋的確"物有所值"。我將Explosive Bounce推薦給一些沒有腳踝傷病或是習慣佩戴護踝的內線球手,以及一些喜歡中高幫鞋款的突破型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