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Bounce緩震不錯,但似乎不是最好的Bounce
近期內測試的幾雙Bounce鞋,都讓我非常愛不釋手,包括了我最愛的Harden BE 2,還有中高幫的Explosive Bounce,都是實戰中非常強大的款式。所以這讓我對有眾多PE款的Pro Bounce Low期待頗高。
雖然還是維持著挺不錯的感受,但是我個人感覺Pro Bounce Low的Bounce略為偏硬了一點,不知道high跟low是不是有著不同感受呢?因為同為低幫實戰款的Harden BE 2似乎感受稍微好一點,而Explosive Bounce也是感覺更為軟彈。Pro Bounce Low的緩震并不差,但是我個人的體驗似乎沒有其他幾雙Bounce籃球鞋要來得好。
(2)抓地力不錯,但也沒有超強
Pro Bounce Low的外底紋路是多重的圓圈弧線所構成,相當美觀好看,實際在場上的抓地力也還算是不錯,多數時候都維持不錯的水平。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對比較有傷害,拿來跟Harden BE 2跟Explosive Bounce一比之下,感覺是稍微遜色了一點。
Pro Bounce我也在水泥地實戰過一次,僅僅大約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外底邊緣略有磨損,雖然抓地力還是不差,但我感覺并沒有辦法能在外場支撐太長時間。
(3)包覆性支撐性不差,但不是頂級
Pro Bounce Low的鞋面前半部,應該用的是應該是強化的編織鞋面,后半則是常見的網布材質。不算是高級,但是包覆性跟支撐性都還不算太差。鞋舌很厚實,鞋帶一拉緊,可以感受到鞋面跟腳非常貼合,是很舒適的感受。不過,并不像Explosive Bounce一樣有Geofit,包覆性方面還是略遜一籌。
鞋子外側有局部的防側翻設計,腳底的TPU抗扭轉支撐表現得很不錯,后跟TPU也很堅固,但是有不跟腳的問題。
二、缺點
(1)不跟腳
又是Adidas籃球鞋常見的致命傷。不跟腳這種事情實在是有點不應該,尤其是在全場奔跑的時候,會有種提心吊膽,深怕鞋子突然掉下來的不安。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有Harden BE 1代也有非常類似的狀況。
雖然說鞋帶綁到死緊,多穿幾次之后這種情況是會改善,但是時不時還是會有松開的感覺,這點我覺得有點困擾。
(2)以主打款式來說,有點廉價
過去2年Adidas都是先推出高價的Boost款式,像是Crazy Explosive 2016/2017以及Primeknit版本等等,然后才推出Bounce的中低價位版。今年策略改變,直接先推出Bounce款式,作為多數旗下球員穿著的場上款。
雖然價錢擺在那里,不算是非常貴,性能也還可以接受,但是NBA球季才剛開打,推出這雙Pro Bounce Low難免顯得有點小家子氣了。雖然說大家都更能負擔,但是我總覺得拿出來跟其他品牌球鞋比起來,少了一點話題性,少了一點魅力,甚至我還更期待Puma的新籃球鞋呢。
總結
阿迪達斯Pro Bounce Low,比較符合我個人打球的習慣。或許對于多數人來說,這個價位買到這樣一雙表現不錯,又眾多明星上腳的實戰籃球鞋是非常劃算的。
但是身為一個Adidas的支持者,我卻不這麼認為。在眾多Adidas的Bounce款式中,Pro Bounce Low在我心目中并無法排到前三,雖然他并不差,但是表現也沒有很突出,比起同期的幾雙Bounce款式沒有明顯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