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極主動的組織進攻
我們在看世界頂級運動員比賽過程中為了組織進攻,往往經歷很多非常嚴密的回球。能夠做到這些的,除了需要具備高超的進攻技術外,主動進攻的意識也很重要。
發球強攻,不能僅僅等著對方回球出現機會,更需要在對方控制嚴密的情況,保持積極進攻的意識。發球或拉球都不錯,但不擅長發球搶攻的選手,必須在心理上加強發球后主動進攻的意識。
二,掌握相持中的主動權,力爭在第五板之后的得分的發球搶攻
說到發球搶攻,大家往往會誤解為一板決定勝負的大力扣殺。其實,發球搶攻還有另一運用方式,這就是搶占相持中的主動權。比賽水平越高,對手的接發球就越嚴密。因此,不宜過于強調大力沖殺。我們要在平時的練習中,練好在不能直接發力得分的時候,也能占據主動,為下面搶攻爭取主動權的技術。
三,發完球之后,站位準備第三板搶攻
觀察世界高手們發球后的站位,可以發現,以正手搶攻為主和以反手或兩面搶的選手相比,他們的站位是有所不同的。以正手搶攻為主的運動員,站位靠近左半臺。但是,以反手或兩面搶攻的運動員,站位就比較居中。像這樣的發球后根據各自的主要進攻手段來選擇站位方式,就可以較好的銜接第三板的進攻了。
有很多業余選手在發球之后隨意站位,以至發球搶攻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一定要學會根據自己的打法風格,有意識地選擇最合理的站位方式。
四,在發球技術上下功夫,與特長進攻有效銜接
不大擅于發球搶攻的選手請確認一下,自己的主要發球與特長進攻手段是否很好地結合了?比如,下旋球起板比較差的選手,卻以發下旋球為主,這就很難在發球搶攻中占優。很多選手都存在著類似的發球技術與進攻技術不統一的問題。
世界高手們就不同,他們很好地考慮了各自的進攻手段與發球,發球搶攻之間的統一銜接。例如,柳承敏,擅長用正手側身搶攻,與此相結合,發球的落點以對方的反手位為主,發球旋轉上加入側旋變化等等,在發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五,將特長旋轉作為主要發球手段
如果比較擅長打對方的搓球,就多發下旋;與此相反,如果打相持的球比較擅長,就要以側旋,上旋,不轉發球為主。為了更好地從各自特長組合切入,發球顯得非常重要。請大家更深一步地思考各自的進攻技術與發球技術之間的有效結合,并在平常的訓練當中加以實踐。
還有,練就了能夠直接發球得分絕招的選手,還要徹底地訓練從這個發球開始的發球搶攻技術。當絕招發球被對方適應之后,自己還能通過發球搶攻繼續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