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膠初學者的發球:對方不懂長膠,使其回球失誤。 如: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下切,球在長膠粒未復原前就被擊出,所以球就不怎么轉,這和反膠恰恰相反,所以如果用平常接反膠下旋的方法去回這種球,就很容易出界。相同原因:如果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上摩擦,實際發出來的球,沒有習慣想象中那么上旋,回接時就容易下網。所以一般水平的長膠發球時,出來的球旋轉幾乎一樣,與他的動作完全無關。
然而打乒乓球回接球完全是憑條件反射,所以對方一往下切,我們就會去搓,于是就吃了球,改變這種日積月累養成的下意識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改變接球想法就可以進行有效的調節,具體方法是: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下切,你就當上旋接。因為:雖然是當上旋接,但對方的下切動作會在接球瞬間下意識略微向垂直方向調整,而且,對方切的越狠你的下意識反映就越明顯。這種下意識本能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所以必須通過你所能控制的想象中的判斷的上旋程度后調節的拍型,既對方下切越狠,你當球越上旋。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吃球。
相同的,如果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上摩擦,你推擋時當小下旋接。 對方用長膠用力發左右側旋,大家可以自己動腦筋想想,該怎么回接?長膠高手如果對方輕力發球時,就要非常小心了。球會比通常想象中轉得多。
2,靠落點和速度的差異:在對方對長膠有一定認識以后,就要以這種發球為主了,由于這種發球不是靠旋轉取得優勢,而是靠后面的回合變化取勝的,所以發球的主導思想是不能被對方直接發力進攻,為了保證這點就要求:站位近臺,發球動作小,速度快,落點差異大。聲東擊西,忽遠忽近,注意觀察對方站位的破綻,才能取得好的實戰效果。
3,長膠高手的發球:長膠可以發出較轉的球,(當然長膠膠皮要干凈)只是很多人沒有正確掌握發球方法。長膠不同于反膠,所以摩擦方法不同,左右側旋發法,輕力摩擦球的左側或右側,切忌不要用力量撞球,動作不易過大,對方會以為球不太轉而吃轉,另這種側旋球發得好,球會發飄并會拐彎。長膠能發出較強的下旋,這種球是利用長膠根部摩擦產生下旋的,所以發球時,要求撞擊猛并迅速,觸球中部略偏下,擊球點略比網低,整個動作先向下后向上,出來的效果是長而飄且下旋。
4,發奔球。這個球的目的是以變化牽制對方。短球發的再好,若千遍一律,對方也會找到規律,其用處有 :
第一,這時用經常性的長,急球,破壞對方判斷,打亂對方的站位;
其二,也是實力強,善打對攻的選手,避免與對方在臺內短球糾纏不休以對攻取得主動的戰術需要;
其三,經??墒箤Ψ解Р患胺?,直接得分;發正正手奔球,特別對善于側身弓的選手威脅更大。
核心:又“長”又“快”;一定要出奇制勝,出手快,旋轉強,有斜中,直落點的變化,否則等于送死。
要點:
1.向后引拍手位高(加大空間距離便于加速),拍頭向下;
2.手腕敲擊,彈擊(提高爆發力)。
3.用球拍前端部位觸球中部(點擦球的中下部為下旋),可加快球的出手速度;
4.觸球點低(上旋幾乎與網高;下旋幾乎接近臺面),可保證球的反彈軌跡更多向前;觸球點越低,球體受力(合力)越大,速度更快;
5.重心下壓(重心的作用無論對發力,第一跳穩定性以及控制弧線是非常重要的,還可增加力量);
6.第一落點為己方臺面端線(其實只要彈切,摩擦到位,打此落點基本不會出臺,放心用力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