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掌握好弧圈球,無非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摩擦,另一個是如何發上力,能夠更好的拉出質量出來。
如何去體會摩擦呢?核心點就是如何去制造弧線,把弧線的曲度增大,那么首先要選好擊球點,一般上升點擊球,以撞擊為主,擊球弧線要平些,而下降點擊球,能夠更好地去增加弧線的曲度,去制造摩擦。那么在選位上一定要靠后一些,擊球節奏放慢一些,一定要學會等球擊球。
其次就是要注意調整動作框架來增加摩擦比例,引板時,重心要壓低一些,膝關節曲度要更大一些,球拍的位置要低于來球。揮拍時,重心要多體會往上拔的感覺,前臂增加內旋,通過內旋板型的從稍前傾到前傾,體會包球的感覺。揮拍的同時,腹部要收住,保證重心向前。
最后要體會瞬間抓板的感覺,來更好的體會摩擦,如何去體會抓板的感覺呢?要做到握板合理,松弛有度。握板能夠保證手腕自然下壓,不能太翹,也不能太吊。要注意握板拇指和食指的位置,來確保擊球板型的角度能夠吃住球。抓板時不能太松或者太緊,注意調整食指和拇指之間虎口對板柄的位置。確保在引板時抓板相對放松,而在揮拍能夠抓住底板,體會到五指頭的力,體會到抓板,體會到瞬間摩擦。
再來說下發力,能夠發出力來,才能夠更好的體會摩擦。首先先要學會該用哪的力,分別是腿部力量,腰部力量,手臂力量和手指力量。腿部發力要體會壓,蹬的感覺,并且在壓蹬的過程中體會重心的轉換。腰部發力要體會拔,收的感覺,也就就向上的力和向前的力要配合好。手臂力量要體會送,擺的感覺,也就是控制好弧線,加上旋轉;手指的發力多體會伸,抓的感覺,引時手指放松伸開,揮的時候,要抓住板。
掌握好四塊發力技巧后,就是要把四個力配合好,簡單來講,腿腰臂要同一時間,同一方向,引板時,整個過程空間感要強一些,揮拍時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在意識上要腿帶腰,腰帶手臂,在整個過程要同時,用上合力,整個蓄力過程可以充分一些,在發力時,越短暫越集中,說明動作越緊湊,發力效果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