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速度建立在一定的技術基礎之上,就是有良好的基本功,上臺率(準確性)比較高,能發出力來,對球的旋轉有一定的理解。
1,速度是解決發力的關鍵。能發力不代表就能打好球,而會發力的才是高手具備技能。 怎么解決會發力?用速度來解決。當你掄圓了一板,雖然自己感覺速度非常快, 但其實你在用快的速度運行了長的距離,時間還是沒有減少。
2,速度是解決還原的關鍵。打球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還原的重要性, 為什么都知道還原,還是會被別人打得手忙腳亂? 這就是還原的速度。每個人對還原的理解不一樣,還原的速度自然差別很大,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多地爭取放松和還原時間,從自己出手——還原,每一個能節省的不必要動作都要節省,每一點能節省的時間都要節省,這樣,球打起來動作就會規范得多。
3,速度是創造機會的源泉。只有當你快速完成一板出手的時候,你的大腦才會思考接下來的事, 如果你在某一個動作時間過長,大腦很難擺脫出來, 比如說搓球,你點了一下快速收回,大腦自然就會想下一板怎么做, 而你搓用了3秒,你的大腦在這3秒內就是思考怎么去搓,搓到哪兒,機會就這樣溜走了。
二,練習提升速度的幾點建議:
1,提升注意力,我們看電視直播,賽后經常會有隊員和教練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場上注意力不夠。 注意力的運用主要是在盯球和手上2個方面,其實步伐這東西當你意識到了,有些步伐真的不需要刻意去做,刻意做的叫擺姿勢。盯球,很多人講盯球要盯出手,盯落臺的瞬間,不是不對,我只是想說,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盯球的全程也是可以做到的,當把球盯住了,你的動作會隨著神經的自然反應做得更加合理。有人會有這種體會,哪一場比賽注意力集中了,感覺球也慢了下來,這就是注意力的好處。為什么還要提一下把注意力放在手上?就是保持對拍形,對手上松與緊的控制很重要, 舉個例子就是擺短,如果你注意力足夠,腳下和手上都會很穩,擺短并不難,而如果你注意力始終做不好,天天練也很難練出效果。
2,合理處理動作的快和慢,從自己的一招一式入手來減少時間。業余球友缺乏多球訓練,練球時為了穩定上臺,養成了每一板都慢搓,慢拉的習慣,慢搓和慢拉可以在改變節奏時使用,但一定不能每一拍都用這個習慣去打,仿佛我慢下來質量才會上得去,這是錯誤的觀念,慢搓不一定比快搓,搓上升來得轉。 我們可以慢一點引拍,但觸球瞬間一定要快,不要把吃球簡單理解為時間長,因為觸球瞬間客觀上就是短促的,不可能球在拍子上停到自己想要的時間,要從意識上改變自己的傳統想法。
3,打出自己的節奏,慢不是不可以,我們可以在放松的前提下慢點引拍,把擊球的精華體現在觸球的一寸之間,以前有行家說是一尺的精華,我認為我們業余容易引起誤解,還是說一寸好一點,就是寸勁。
4,減少冗余動作,打完了球愛擺姿勢,板與板之間銜接站在原地有斷片現象,狠暴一板后轉個圈或把身子站直,手里沒事愛把球板晃來晃去,轉個圈啥的,出手前先比劃一下等等吧。
5,調整力量大小,很多人始終認為自己比別人速度快,力量大,有的人是對自己認識不足,也有的人的確比正常人力量大。無論怎樣都要建議用七八分的力量打球,用減少的二三分力量來換速度,有速度的發力是活的,巧的,而不是蠻的,死的。說來說去,是不是說得有點多?慢慢來吧,相信每個人一定會從練習中找到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