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不熱身
熱身就是,對于老鳥來說一場球還沒開始,對菜鳥來說已經結束了。不論春夏秋冬,上場前把自己的省體各個關節活動開,激活肌肉機能,用小運動量讓自己身體熱起來,不僅能夠讓身體做好劇烈運動的準備,減少受傷風險,也可以提高運動水平。
二, 掄胳膊撲球
常常在球場上見到,對面網前來了一個高高的叉燒球,眼看得分,老鳥們只需輕輕一點,菜鳥則常是怒目圓睜,卯足勁掄圓了胳膊,看似勢必要拿下這一分,多數是一拍撲下網,要么飛出界外。
網前撲球切記要留有分寸,盡量使用手腕手指發力,發力動作越小越好,且要有制動收拍的意識,在網前輕點一拍,球速就已經足夠得分了。
三, 網前不舉拍
雙打中,網前擊球后,有些球友會不自覺地把球拍放下,等到下次擊球時再舉拍,然后再放下……孰不知在這一放一舉的過程中,最好的擊球時機已經錯過,這就是為什么感覺網前老是慢半拍的原因。雙打中在網前時舉起球拍,讓你輕松取得先機。
四, 擊球點太低
眼看來了一個高球,高手們會爭取搶個高點,殺出更尖的球,而菜鳥卻怕自己打不中球,于是下意識地等球再往下落上一點去打,殺出的球就如平抽,沒多大威脅了。羽毛球中擊球搶高點是一個十分重要也很基礎的意識,不要去怕自己打不到球,切記你等球的時間就是對手喘息的時間,你讓球下落一分,打出去的球威脅就下降一分。在自己的擊球范圍內爭取去高點擊球,對于提高出球節奏,加強進攻威脅都有很大幫助。
五, 后退不側身
剛開始接觸羽球的球友,都會有一個感覺,從后場上網容易,但是從網前后退就難得多了,身體完全面向前的后退自然沒法快,這是有悖于人的生理結構的,但只要將身體側身過來,側向的速度就一點不會慢。側身后退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的轉胯,將胯部轉向側面以后速度就快得多了,側身之后還可以使你身體的發力更充分。
六, 擊球后站在原地
很多菜鳥在成功擊球后,會不自覺地呆站在原地,然后眼巴巴的盯著球,一心想知道球有順利過網嗎?對手能不能接到,有沒有出界?
其實,球打出去后,就不是你做主了,球不會改變飛行軌跡;擊球后,你就應當考慮的就是自己的站位了。所以,每一次擊球后,趁著球的飛行時間,趕緊移動到適當的位置。增加自己接下一球的準備時間(通常單打中是回到中場)。
七, 不是自己的球不用管
雙打中搭檔接球,菜鳥們就愣愣站在原地,仿佛置身事外,看著搭檔打球,等到球到了自己手上,再伸手接上一拍。搭檔在跑動中暴露的空擋此時正需要你去補位啊。即便沒有球,也千萬不要站著不動,跑向場上的空擋,無球跑動不僅能夠減少你們的空擋,更能使你占領,找到得分機會。
八, 發了小球不跟進
這是雙打菜鳥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小球發完立即想著后退,而不跟進,對手只需輕輕一放網,這分就八九不離十了。雙打中自己發的小球,以及自己放的網前,一定要跟進,跟進,跟進。
九, 腳步能省則省
腳步未到,伸手來夠。這個情況專業選手也有,但是專業選手們是在腳步幾乎已經無法跑到時采用的魚躍技術,但菜鳥們接球時腳還沒開始動,手就想著去夠,往往球是接到了,但是重心也已經失去平衡,下一拍就難以保證了。
十, 打完球不拉伸
老鳥們,打完球后,往往會聊一會天,活動活動手腳,不是他們不累,只是他們不想回到家后腰酸背痛受損傷??此茻o所謂的動作,實際上是身體十分受益的拉伸動作。運動后的拉伸動作能夠有效減少乳酸堆積,讓肌肉不那么容易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