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科的霸王擰,樊振東的將軍拔劍,是男子橫拍側擰技術的優秀代表。女子選手的側擰技術,也自有一番天地。
一般來說,當來球的旋轉帶有下旋側下旋,到己方臺內的時候,把球擰挑起來之后,進行相持。側擰臺內球技術,符合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全臺進攻,沒有死角;全臺立體化的進攻,得以實現。
過去在反手位時,對付這種下旋球的時候,多數采用的是擺短與劈長。現在我們想主動的發起進攻,那么對反手位小三角或者比較短的來球,可以采用側擰或者側挑的方式,把球回過去,主動將下旋球轉化成上旋球。這樣就可以直接進行快攻戰術的實施。
動作要領:
1.引拍:手腕和前臂,往右側下進行一個外弧線的引拍。
2.擊球點:在球的高點期,摩擦球的左側部,這樣可使球產生一個側旋。
3.動作的方向軌跡:先往前,再往側,再往上的一個揮拍動作路線。在球的高點期,接觸球的左側部。球拍先往前穿到球的底下,再往側上往前。
練習注意事項:
1.注意手腕的靈活性:一開始不要急于把球搞得有多轉多側旋,而是先練習手腕的靈活度,再逐漸加大向側引拍的幅度。
2.在球的高點期,觸球的左側部。這是因為,在球最高的時候,我們的球拍更容易伸到球的底部或中下部,便于動作的實施。
3.把身體的重心,用在接發球的一瞬間上面。光是手腕和前臂在動,接發球不夠穩定。加進身體重心和步伐的移動,不斷調整位置,反手側擰運用才能更穩定。
朱雨玲的側擰,沒有張繼科和樊振東那么暴力,一般用于起下旋再相持,可能更適合業余愛好者學習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