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們都知道,削球和搓球都屬于下旋球的范疇,但是二者的區別還是不小的。首先說削球屬于一種打法風格,跟攻球打法是相對而言的,簡單點說,削球屬于中遠臺的防守型打法,當然如果能削出旋轉變化也是可以進行削中反攻的。
搓球一般屬于偏近臺的控制和過渡技術,對于不好上手的下旋來球,可以用搓接的方式回接,比如擺短,劈長,快搓,慢搓等,這些都屬于搓球的技術行列。
削球和搓球旋轉不強的原因分析:
削不轉或者搓不轉,主要還是對球體的摩擦感覺不好,說直白點,沒有吃住球去發力摩擦球。
采用輕碰或者托的方式回接下旋球,多半會出界或者出現冒高球給對方搶攻機會。
如何制造強烈的旋轉球?
想制造強烈的下旋旋轉,需要在發力方向,觸球位置甚至在板型上做出調整變化。
舉個例子,削球時,一般會在來球下降期,板型后仰多一些,接觸球的中下部,引拍時從后上往前下向球體底部去發力摩擦,觸球瞬間要學會集中發力,小竅門就是一定要有個加速度,依靠手腕手指協助發力,把動作做完整,這樣削過去的球死轉。
眾所周知,現在的乒乓球球體已經越來越大,旋轉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拉過去的弧圈球著臺后不太往前走,這其實給了削球手一些機會。說通俗一點,對于攻球手一方,原來一兩板能結束戰斗,現在需要消耗更大的體力還未必直接得分。我們業余選手可以學習下削球,一旦掌握了基本要領,沒準能削出一片天,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