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運動從打法上劃分,到目前為止,主要有直拍打法和橫拍打法。無論是直拍打法還是橫拍打法其擊球的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從事這項運動的人習慣和愛好不同而宜。
當然直拍有直拍的優勢,橫拍有橫拍的長處,但是無論哪種打法有優勢就會有劣勢,有長處就會有短處,這個世界本來就對立與統一的矛盾綜合體。
直拍的手腕轉動比較靈活,手指容易發力,為了轉動的需要直拍的拍柄一般比較短一點。橫拍除了食指起到固定拍形的作用之處,幾乎是用用整個手握住球拍,所以為了方便握拍,橫拍稍長一點。
對于這兩種打法兩種流派,哪種打法更占優一些并沒有定論,所謂世事無絕對,乒乓球的握拍打法也不例外。從技術的觀點上看,直拍與橫拍的握法,其實是各有千秋。
直拍打法如果不采取直拍橫打的辦法,無論正手還是反手都是用同一面膠皮擊球,因為不用兩面轉換,故而出手較快。正手攻球時快速有力,出手靈活,更可連續作凌厲攻球,以快制慢,以狠制轉,所以握直拍的球員大部分都是以攻為主。但是由于受到握拍的限制,在進行攻拉削搓,特別是攻拉與推擋交替運用時,握拍指法的變動較大,往往會影響擊球的準確性,不如橫拍的攻守結合自如。
而橫拍在同一方向作攻拉削撥甚至搓球時,指法的變化不大,握拍的變動不大,因而易攻善守,適宜作攻拉撥搓削結合的全面打法。而且用橫拍握法的照顧面大,既可以慢制快,以柔克剛,特別是正,反手拉弧圈球的打法,給直拍的反手以較大的壓迫感。不過,橫拍最大的毛病是正反手轉換用正反兩面膠皮擊球時,需要轉動來完成,所以擊球速度不如直拍快。
從趨勢上看,由于現時較多世界級球手多是用橫握拍的,因此,許多人都會先入為主,以為橫握較好便"有樣學樣"。事實上,在世界上特別是在亞洲也有不少頂級的球手是直拍的,例如劉國梁,金澤洙,柳承敏,王皓,馬琳,許昕等,他們同樣拿過不少的世界大賽冠軍,特別是直拍橫打的出現和在大賽上的運用,把這一打法推向了新的高度。
直拍橫打出手更快,橫拉旋轉能力更強,且帶有一定程度的側旋,雖然拍面的前傾后仰的角度調整不如橫拍靈活,但是一旦上臺,威脅更大,即便是傳統的左推右攻右拉,不少的世界級的運動員也把這一打法推向了新的高度,比如李佼,單小娜等。不過無論是直板橫打還是傳統左推右攻右拉,訓練的周期要比橫拍時間長。
從直拍一統天下,到橫拍笑傲江湖,兩種打法猶如兩個門派,起伏爭斗,各領風騷。而人們對“乒乓武林”的認識也在輪回中得到提升,那就是直拍橫拍只是形式,技術含量是關鍵。
事實上,兩種握拍方式,近年來在技術上都在相互借鑒,“直拍橫打”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一技術彌補了直拍在反手位的不足,只是目前這項技術還不夠成熟,穩定性明顯不足。反手弧圈,臺內拉,挑打等技術,在很早以前是難以想像的,但現在業已普及,無論是直拍,橫拍,均有很多可以創新的空間,關鍵是要勇于嘗試。圈內人士一致認為,直,橫拍選手都可以成就一流高手,主要是看如何提高技術含量,以及如何在比賽中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