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張繼科,樊振東的稱雄乒壇的霸王擰技術,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網站上,也是各種教學層出不窮。我也曾苦下功夫,練習了一段時間,也算小有所成,一度讓球友們羨慕不已。
我練習擰拉,純屬為學生動作示范的需要,真正的作用,還需實戰來檢驗。下面就介紹下我實戰擰拉的心得。先說適用球友,主要是那些發球變化不多,多以短下旋為主的球友。那些發球變化多的球友,限于自己判斷能力問題,擰拉技術基本不用,因為它對判斷,腳步要求較高,偶爾出個機會,可以擰,也因腳步太慢而改用劈長或擺短。
我的腕力算是不錯的,只要擰上,還算是有一定質量的,偶爾擰幾次,可能會直接得分,但時間長了,大家熟悉了,對方還是能輕松借力把球防回來。再接下來需要的就是反手連續,正反手轉換了。
另外,擰拉臺內球要想穩定,身體要入臺,相比搓球入臺更多,一般手腕都內屈到身體位置,也基本是轉到了最大限度,擰完后,要馬上根據球相應后退,進入相持。這一上一退,說來簡單,練起就不容易了,實戰中用就更是了。
擰拉不適合我,那臺內反手位的球只能去被動搓了嗎?答案當然不是,我隨后又練習了翻挑,上有擰拉的底子,翻挑太容易了,我發現即使腳步差點,翻挑的成功率明顯好于擰拉,雖然犧牲了一定的出球質量,但是換來的是穩定性,這對業余來說太重要了。挑完之后的退步相持,也比擰拉更順暢,接下來,我就簡單介紹下橫拍反手臺內翻挑的動作要領。
首先就是上步,判斷好來球,迅速取位,右腳快速伸入臺下,一般都是上步后,胸口正對來球,離球近些,翻挑的命中率會更高。右腳一般會落在來球落點偏右的地方。
引拍,就不像擰拉手腕內屈幅度那么大,而是拍頭自然下垂,比來球要低些。有種架著胳膊的感覺,這樣更便于固定好肘步,便于小臂瞬間甩動發力,小臂快速外旋帶動手腕快速翻轉。給予球適當的摩擦。
乒乓球技術太多了,每項都練好不現實,我們業余球友更是,所練技術要融入到自己的技術體系中,形成一定的套路,或者是技術風格,這才是關鍵,不要盲目練這練那,結果,一綜合,往往是顧此失彼。練得多了,技術水平反而下降了,這樣球友還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