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這雙鞋的鞋面其實有點讓我摸不到頭腦,不要緊張,我主要說的是的鞋楦。
這雙鞋一眼望過去其實就可以看出來又寬又扁,看上去就是一雙寬腳福音。但是剛上腳的時候我甚至會覺得兩側有一些卡腳。但是給瘦腳的朋友一穿呢,前掌寬似太平洋。
加上這雙鞋前掌的位置內長是有一些空余的,所以這雙鞋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腳型去選擇。
整體的包裹感覺還不錯,但是一定要把鞋帶綁的非常非常死,這個鞋帶會有點滑,剛開始兩次實戰的時候,我沒有把它綁的非常死,結果就是感覺包裹有些拉胯。
同時因為外側這個側墻的設計,所以在側向移動中,鞋面提供的穩定、支撐性也是非常夠用的。
這雙鞋的鞋面其實大問題沒有,但是小問題出現了很多:
(1)前掌位置致敬了羅斯4代的部分,剛性不錯,可是貼合感偏弱。
(2)使用到了Adizero的鞋面,并沒有提供想象中的透氣性能,球鞋整體的重量也沒有因此十分輕質。
(3)在將鞋帶拉得非常緊的情況下,腳背處會有輕微的不適感。
(4)后跟會輕微不跟腳。
中底
前期的腳感來說,這雙鞋真的是非常出色,特別是后掌方面,靜態踩壓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非常明顯的腳感。
前掌做得比較薄,相對來說腳感一般,但是場地感非常出色。
前掌有場地感,但是基本沒有太明顯的反饋,后掌初期緩震還不錯,但是隨著衰減程度慢慢加深,它的性能也是肉眼可見的下滑。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寬大的外底,這真的是給羅斯設計的?這雙鞋前掌位置的整體寬度,我覺得甚至要比米切爾1代還要夸張。
不僅僅是防側翻性能max,最重要的是,你幾乎很難完成你想完成的變向動作。
雖然隨著羅斯步入職業生涯的中后段,考慮到他的傷病史,讓他最新一代的簽名鞋以穩為主也沒什么不對,但是總覺得有些矯枉過正了。
外底
波浪人字紋的設計,基礎抓地力其實還是不錯的,但是沒想到橡膠外底的材質也如此吃場地。
去的室內場地有些灰,結果出現了很多打滑的狀況,不僅是在普通的急停時候會有一些打滑的狀態,在模擬一下高強度的急停再啟動的部分,也會出現一些相對明顯的打滑狀況。但是去到外場的時候,整體的表現狀況反而還不錯。
所以我是該稱贊它的外底,是很親民,很適合外場,可以讓更多的朋友能用一個可以接受的價格體驗簽名鞋?還是該痛斥它似乎不太符合簽名鞋的身份呢?
耐磨方面,中規中矩,這雙鞋因為我自己還是很喜歡的,出街也是一直在穿,目前還沒有看到很明顯的磨損,拿去打外場肯定也是沒問題的。
整體來看,我覺得它的實際性能也就是80分左右的水準,但是因為過分極致的保護性和穩定性,讓它看上去是一雙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