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設計:4分
NIKE作為運動第一大牌,一直是引領運動時尚的風向標。有最優秀的設計團隊和技術團隊,總能在第一時間捕捉到時尚的脈搏,將最流行的元素運用到它的產品上。Air Zoom Elite的外觀不算是NIKE產品里面最出眾的,但是比下有余。
這款鞋子外觀特色除了飛線技術和輕薄的表層材料之外就是不對稱的鞋舌了,不對稱鞋舌的作用是解決鞋舌歪斜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是會用影響到外觀的,不過總體也都還好。
舒適度:4.5分
NIKE的舒適度同樣無可置疑。38碼的鞋子第一感覺是偏小,整體有壓迫感,后悔沒有拿一碼數,猜測可能無法進行長距離訓練,但是幾次的長距離訓練下來,都有驚喜,足夠厚的鞋身在運動后會增加一定的空間,各種長距離下來沒有任何不適,是近期測試的幾雙跑鞋里面最友好的一雙。
雖然鞋頭表層的網布是超薄網布,但是不用想太多,從整體上來看,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在裝飾層面上。底層有厚厚“三明治”網布的內膽材料做支撐和包裹。這樣的設計也是NIKE幾款訓練跑鞋共同的特點,比如Nike Air Pegasus。雖然是雙層結構但是都使用了相對透氣的網布,使得透氣性合格,比起我評測過的P30要好很多。
這次的大底設計,沒有使用華夫外底,六角形的大底咬花比起P30腳感好太多,分割太多的P30在距離很長的情況下,會有很明顯的硌腳,這款前掌落地的分區很大,不會有這種不舒服的體驗。
包裹性:5分
Elite 7的設計是前掌彎曲位加寬,足弓位置收得很緊,這樣的設計沒有修長的外觀,卻在包裹性和前掌減震上面取勝,系好鞋帶后,啟動NIKE的飛線技術,延伸到底部的飛線能讓整只腳能被鞋面僅僅包裹,融為一體。
后跟的高度和弧度也很貼合,NIKE的后跟高度和弧度的設置參數都是經過多年經驗累積的,加厚的后跟其實是犧牲掉了很大程度上的透氣性的,但從安全角度來說包裹性比透氣性更重要。
支撐性:3分
支撐一直是NIKE的短板,為了保證更好的腳感舒適度,NIKE總會把中底的軟硬度參數設置到很低,這樣能讓人穿上鞋子之后就覺得很柔軟,很舒服。但是卻無法保證支撐,NIKE沒有借助外在其他的設置補充支撐性,僅僅依靠EVA材料。軟質EVA在高強度運動和一段時間之后,支撐性缺失得很嚴重。這款鞋子測試100K下來,在下坡和加速的時候都會有明顯的疲憊感和不穩定因素。
減震性:4分
柔軟的中底加上鞋子前掌加寬加大接地面積的設置,減震功能也沒有什么話好說,NIKE也擅長使用這種辦法做減震。這款鞋子的減震特點除去這些還有nike的技術核心 “Air Zoom”。Elite 7的Air Zoom減震放在了前掌,這個是這款鞋子與Air Pegasus在功能上最大的區別。
Elite和Pegasus在定位上面是一樣的,都是日常訓練鞋,但是為了滿足現如今不同的運動觀點,這兩款鞋子一款專注傳統后跟保護(Pegasus);一款則緊跟市場需求,主打自然跑法,前掌落地(Elite)。
Elite 7前掌落地位置是有突出的弧度設計,在靜態過程中,能清楚的感覺到它的存在,它會高出鞋子其他位置很多。當你跑起來之后,這種異樣感覺會消失掉。所以基本上不影響穿著。幾次的長距離下來,感覺都還不錯。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用來引導自然跑法前掌落地,具體效果,因人而異了。
耐用性:3.5分
這款底的耐磨相對P30要好很多,但是100K距離下來,前掌咬花略有磨損,沒有橡膠的大底位置,EVA顆粒明顯變形。(因為是黑色的,所以拍不出來效果)。
中底在速度6K以后會有明顯的卸力,過陡的下坡,不穩定性也很高。柔軟,減震和支撐,耐用在僅僅依靠材料功能上,依舊是兩個很對立的元素。
抓地性:4.5分
路跑鞋的抓地主要是表現在雨天。這次測試的公路,小道,石板路,操場,Nike Air Zoom Elite 7六角形的大底紋路還不錯。日常慢跑和生活旅游使用這雙鞋子都完全沒有問題。
細節:4分
細節和設計一樣,都是NIKE很注重的地方,不對稱的鞋舌設計上是防止鞋舌歪的情況,使用中倒是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鞋舌的設計相對于P30來說,舒適度要高出很多。
鞋帶的長度剛剛好,在全部的評測過程中有散開過2次。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問題是,NIKE近2年來極力推廣夜跑,大部分鞋子上會出現大面積的夜光設置,這款則吝嗇到一個都沒有,太不平衡了。
總評:4分
整體表現不錯,除了下坡和加速有明顯的不穩定之外,其他的部分這雙鞋子都不愧為精英。如果用來和Pegasus對比的話,除了外觀和名氣上,Elite 7會更勝一籌。
Nike Air Zoom Elite 7可以作為入門級跑者的第一雙跑鞋,在沒有速度要求的長距離LSD或者想體驗一下前掌跑法的人都可以嘗試一下這款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