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球在乒乓球這項運動當中有三大作用,盯球能夠提高對旋轉的理解;能夠提高對來球判斷的準確性;其次是提高判斷落點的準確性,有利于步法的合理找點;第三是準確判斷對方的移動方向,找出空檔,搶得主動;對于初學者如何能夠提高盯球的能力?
一,盯球的范圍
盯球主要盯旋轉和落點,開始練時主要是先練習盯落點,隨著接觸搓球開始,要加上盯旋轉的能力。先說下盯落點需要盯住對方哪些地方。
1,盯落點,盯落點主要是觀察對方的站位,手臂揮拍和擊球瞬間手腕運用方向。站位主要是預判對方的來球落點,為判斷來球提供依據,要想準確判斷來球,最主要要等對方出手時才能夠判斷。側身位(以右手為例)兩腳(左腳前右腳后)前后距離比較大的,斜線的可能性大,兩腳平行直線可能性就大。正手位兩腳平行是斜線的可能性大,兩腳前后距離大直接可能性大。反手為左腳稍后或者平行直線的可能性大,左腳在前斜線的可能性大;手臂揮拍的方向,幅度(力量)和速度來判斷球的具體落點。從字面理解這個環節還是比較簡單的,方向朝右就是右半臺,朝左就是左半臺。揮拍幅度(力量)越大運行線路越長,說明是斜線,幅度越小線路越短說明是直線,這里指的一般來球,有兩種特例,一種是站位到中遠臺,另一中是機會球,對于這兩種情況就要再加上對方揮拍方向來具體判斷了;手腕的運用增加了落點判斷的難度,水平越高運用的越好。這需要在判斷中反應要快,稍有遲疑就會導致步法到不了位。手腕的運用主要是看對方觸球部位,觸球的右側一般是右半臺,左側是左半臺。以上三個方面是訓練中要盯住觀察的地方,具體在哪個落點上就需要三方面結合綜合來判斷。
2,盯旋轉,盯旋轉主要是從板型,觸球部位,摩擦方向(距離和速度)和球的運行軌跡這幾方面來判斷。我們不妨用接發球角度去演示如何盯旋轉。對方發下旋板型越平球越轉,越立越不轉,上旋正好相反;觸球部位,下旋越靠下越轉,靠上越不轉,上旋正好相反。摩擦方向,向下是下旋,向上是上旋,向側是側旋,摩擦距離越長速度越快旋轉的強度越高,摩擦的快與長有一連帶關系,球的旋轉就很轉;球的運行軌跡主要通過速度和弧線來判斷,弧線越平旋轉越強,速度越慢(落臺第一跳的速度)下旋球的旋轉越強,在這里指相對。綜合掌握以上幾種方法就能夠對球的旋轉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盯球的訓練方法
1,盯落點訓練方法主要從單線到多線,從有序到間接無序,再從間接無序到全面無序。比如:練習正手攻的順序單線攻→兩點攻→二分之一臺不定點攻→二分之一臺攻結合反手攻→全臺不定點,盯球和技術內容相結合,既要練技術,又要練盯球,根據個人的能力從簡單到復雜進行練習。再一方面,盯球能力提升離不開反應速度,那么在練習時多采用多球的方法,來加強反應的提高,主要通過無序的訓練來提高,根據個人能力,來定供球的速度,反應越快,供球越快,從而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2,盯旋轉訓練主要有四個訓練方法,根據技術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首先是旋轉逐漸加強的方法。比如練正手拉球,從不太轉到一般轉再到非常轉,觀察對方技術結構的變化,給大腦增加印象;第二是兩極分化大的訓練方法。比如練正手拉球,直接從不轉到非常轉,盯住對方動作差異,感受觸球差異,及時總結深化記憶;第三是無序旋轉的訓練方法。采用多球訓練,讓對方進行無序的旋轉變化,來增加盯球能力,觀察復雜的動作,找出變化的規律性;第四練接發球,也是本著循序漸進的方法來提高盯旋轉的能力。
盯球的好壞與技術水平的高低是相輔相成的,在練習盯球時,首先要有盯球意識,再有盯球的方法,通過大量的練習,就能夠養成盯球的習慣,促進技術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