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步不到位,重心不穩定。
2,擺速太慢或太快,節奏感不好。擊球時重心或手臂擺動速度固化,只能用一種速度擊球,不能根據不同來球進行調整。解決辦法:多球訓練。快慢,高低,長短變換喂球。
3,判斷失誤,實戰少的球友發生較多。主要是對來球落點,旋轉和弧線判斷不正確。例一:對手發一個上旋半出臺球,如果同一落點的上旋球,出臺的可能性就很大。例二:初與左手選手打球,由于側旋與右手選手相反,落臺的側拐的方向也相反。例三:與顆粒選手特別是長膠選手比賽時,磕過來的球或擋過來的球經常飄忽不定。解決辦法:多接觸各類打法。
4,拍面過平,擊球點不合理。有些人對攻時離球臺過近且愛搶點,就會不自覺地下壓拍面,形成習慣后,比賽中就很容易漏球。解決辦法:固定手腕,保持拍型不變,拍面與地面始終保持在80度左右。還要嘗試一個球打不同時期。
5,揮拍路徑和方向不合理。有這種情況:引拍位置靠后或靠下,揮拍的方向不夠迎前,而是沿拍面方向,向上或向前。試想一下,打開一臺只有一個扇葉的電風扇,向扇葉扔花生米,看看擊中的多還是漏的多。解決辦法:多迎前,照著來球擺臂(注意,不是收臂是擺臂)。感覺這個問題在初學者是較常見,還不太容易糾正。
6,緊張。參加正式比賽,四周是觀眾,領導又在場,精神高度緊張,這時就容易判斷失誤,搶點,肌肉僵硬,移動緩慢,反應遲鈍,動作變形,這些都容易導致漏球。解決辦法:無。
7,盯球不夠。用不同手法,不同性能的膠皮擊球,擊打過來的球就呈現不同特點,有的向前拱,有的向下扎。如果我們只盯落臺前而不盯落臺后的球,那么就非常容易漏球。
8,引拍過大。有些來球球速很快,這時要求我們小動作引拍,如果還堅持大動作引拍,就容易被頂住或漏球。解決辦法:遇到這種球動作要緊湊,讓位要大,引拍要小。
橫看成嶺側成峰。乒乓球也一樣,每個問題的存在和解釋,都有不同視角。所以在我們解決問題時,要善于從不同層面去尋找突破口,切不必拘泥于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