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琳娜·威廉姆斯:簡單一致的拋球動作
職業選手的發球通常是他們最高效的技術,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尤其是他們發球的拋球過程也不是什么秘密,無論你是在現場還是電視上都能看清。然而很多業余選手,會一直承受著職業選手認為最簡單的事情所帶來的挫敗感和迷惑。還有什么事情比將一個球拋起來再打出去更簡單的事情嗎?答案貌似是肯定的,因為它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
除非你是塞琳娜·威廉姆斯。年復一年,在每一個關鍵時刻,她總能保持將球拋在同一個點上,再用相同的揮拍動作將球猛擊出去。如此強大發球的秘密在哪里?雖然她的每一個發球不可能完全一樣,但時間,實踐和她的運動天賦是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威廉姆斯的拋球中,你能發現始終如一的精確性,少即是多。她的拋球從身體的放松狀態開始,雙手放在身前。她的起始動作并不是雙臂下降,而是讓它們彼此分開。當她開始向后轉換身體重心時,用平滑的動作將拋球手臂向上伸直,同時擊球手臂向后移動并且拍頭向上立起。威廉姆斯很自然的讓球的運行成為了手臂動作的一部分。看起來很簡單對嗎?是的,對于塞琳娜來說沒錯。
羅杰·費德勒:不要在接發球時過猛擊球
誰是網球歷史上最偉大的接發球選手?名單從吉米·康納斯,安德烈·阿加西到莫妮卡·塞萊斯,亦或是近年來公認的德約科維奇以及穆雷。但羅杰·費德勒也絕對應該位列其中。因為這個技術并不是費德勒最出色的技術,但已經非常出色,他所做的與過去那些著名的接發球手不同,雖然不夠驚艷,卻絕對實用。
阿加西,尤其是在他雙手反拍一側,經常可以用接發球獲得一分的控制,即使當對手一發進區時也會如此。他經常會對對手的發球意圖進行猜測,因此他可以跳向一邊。
費德勒,由于使用單手反拍的緣故,在反手位要想靠接發球獲得優勢就沒有那么簡單,因此他從相對的理念開始,依靠本能的反應和判斷能力,讓自己能夠快速看出球的飛行方向,并且盡可能將球回到界內,讓比賽繼續進行。很多時候,在反手一側的接發球,他喜歡將球用切削或推擋的方式回向中路,等待獲得在相持中控制一分的機會,接發球對費德勒來說只是個開始。當然,你不可能像費德勒那樣,對對手的發球快速做出反應,或是來的急將球拍放在時速130英里發球的后面。但是費德勒的接發球風格要比阿加西的更為適合業余選手來復制。它能很容易的將球接回去,把球交給對手來打;在發球上網型選手越來越少的當今網壇,這樣接發球的風險很低;它也不需要超人的反應能力。這樣來考慮你的接發球:每一個接發球失誤等同于一個雙發失誤。不要在對手的發球局給他任何免費的分數,你這樣難纏的接發球會讓對手感覺很難拿下發球局。
艾琳娜·德門蒂耶娃:用所有的強項保護弱項
我們知道,視力不好的人聽力都特別好。艾琳娜·德門蒂耶娃將這個概念展示在了網球場上。在這位俄羅斯女子網球選手的職業生涯中,大部分時間都缺乏可靠的發球。這對于職業選手來說無異于失明。在二發中,她經常會減少很多必要的環節,只是讓球飄過網帶而已。
你是否記得當她在與發球斗爭時發生了什么?你是否記得她的排名曾經一落千丈?沒有。自2000年以來,她的年終排名從來沒有跌出過前20。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一直糾結于自己的叫喊聲,當然,她也憑借叫喊聲帶來了成功。她在發球方面明顯的弱點,使得她沒有選擇,只能在其它任何方面做得比別人更好。
在對手經常將德門蒂耶娃軟弱發球抽擊回來的過程中,她學會了如何快速反應,在反手位用開放式站位,揮拍簡短有力,來應對對手的接發球。當發球局被破發時,她總會想辦法在接發球中做足文章,用快如閃電的底線擊球平衡比賽。這其實并不奇怪,德門蒂耶娃的底線技術曾一度是巡回賽里最強大的,強大到她獲得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的金牌。
每一位選手都有弱點。德門蒂耶娃證明了你不應該被弱點綁架,你并不一定要在任何方面都做到完美才能贏球。下次練習時,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強項上,它們才是你最后能夠依靠的。
安迪·羅迪克:讓對手看出你的改變
我們習慣于看到羅迪克用發球例行公事般的拿分。事實確實如此,他可以用很穩定的,時速在140英里左右的第一發球,給自己帶來任何對手都無法獲得的先機。他曾在教練拉里·斯特凡基的幫助下,依靠自己的發球優勢,讓自己成為了在底線上很難被擊敗的選手。他對自己的底線技術進行了翻新,并不是要使比賽更具有攻擊性,而是將重點放在提高自己的穩定性上,并且盡可能不讓自己受到傷病的困擾。
其實不用非得知道火箭的發射原理,也不需要更多驚人的擊球,羅迪克的比賽方式完全可以被我們采用。看看他在相持球中的表現吧:他會打一記正手斜線球,里面混合著大量的上旋,最大的減少了失誤的可能,然后他會打一記直線切削球,然后他再打一記斜線切削球。下一個球,他會打一記正手直線上旋高球。這些擊球沒有一個具有風險,但同時也都會讓對手遠離球場。當然,它們也都是無法預判出來的。羅迪克不會讓對手找到他擊球的節奏,并且也不會讓對手預測到他下一拍會打出什么樣的球。他在對打過程中努力掌握主動權,并且用擊球的穩定性和節奏變化來壓迫對手。羅迪克知道沒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如果你能像他一樣將自己的各種技術組合在一起,并且進行優化,你也就會讓對手看到一個全新而強大的敵人。
瑞戴克·斯泰潘內克:將隨球上網戰術撿回來
我們近年來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上網型選手正在做最后的垂死掙扎。的確,高科技的現代球拍,可以讓職業先手們在有效射程之內,打出任何網前選手也無法消受的穿越球。而現在事實也是大量男子和女子選手都把自己黏在底線上,并且從底線發力尋找得分的辦法。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采用半西方式這一打上旋球最好的握拍方式。它幫助選手們可以將中場球打得很開,并且避免從底線向網前過渡時只能用傳統的直線隨球上網球的麻煩。
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的擊球方式就沒有任何用武之地。最好的證據,就是捷克“駙馬”斯泰潘內克。他采用東方式握拍方式和平坦的揮拍軌跡,總能將球打在底線之內,并且讓球精準的落在目標落點,因此他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到位用截擊得分的選手。無論他的對手如何對此不屑一顧,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打法。底線型選手在面對斯泰潘內克時,依然感覺到很大的壓力,來到網前的選手依然處于進攻的位置。像這樣看似過時的技術,其實依然適合那些打不出強力底線球的業余選手。如果斯泰潘內克可以用隨球上網來與職業選手抗衡,你也可以用它來贏得身邊的業余選手。
拉法·納達爾:截擊靠角度制勝
由于紅土球場表面的特殊性,向底線打出的截擊球會比在其它表面的球場上慢。這就意味著只有在網前放出小球或是打出大角度的截擊球,才能讓對手跑動更長的距離來擊球。紅土之王納達爾就是這樣做的。即使他沒有眾多球星那樣光輝燦爛的常規網前技術,但在落點控制方面,納達爾的造詣確實是其它選手無法企及的。
這樣的擊球方式可以轉換到任何類型的場地,并且如同納達爾那樣,你也不一定非要精通截擊技術。我們可以從他在網前得分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首先,他只在確定自己能夠來到進攻位置,能夠打出強力的壓迫式截擊,并且在對手遠離底線時,才會沖向網前。這讓西班牙人可以盡量向前貼近網口,擁有更多的準備時間打一記高于球網的簡單截擊。通過這一點,他可以簡單短小的進行揮拍。納達爾很少在網前大力擊球,通常只是進行輕擊。而擊球方向也通常是朝向邊線。即使他并沒有將球打得非常完美,但對于站在底線之后的對手來說,這仍然是一記非常難處理的球。這種截擊方式可以被我們廣泛采用,也絕對是我們渴望打出的截擊。
卡洛琳·沃茲尼亞奇:在需要時打出一記月亮球
沃茲尼亞奇是一位世界級選手,但由于力量不足的緣故,卻始終無法奪得一個大滿貫冠軍。她的比賽所依靠的是穩定性和堅定的信心。她非常聰明,對當今的女子網壇有深刻的理解:如果你不能把球打得讓對手難以招架,就需要用盡一切辦法把球打回去。有時候,這個辦法可能就是使用月亮球。
36年前,當安德里亞·耶格一次又一次的讓對手不得不在冒著撞上后擋網的風險擊球時,這種擊球曾一度流行開來。我們并不提倡你在相持球中使用月亮球,沃茲尼亞奇也不是這樣打的。但當你被對手的球拉出場外,月亮球有理由成為你的保護傘。它比孤注一擲的搏殺直線更為安全和聰明。球從離開你的球拍到達對面球場的飛行時間,會給你回到底線中心的機會。它的彈跳比較高,直上直下的成分更多,這將強迫你的對手發力進攻。如果對手一旦擊球失誤,她會對自己的擊球產生懷疑。通常,這類干擾性擊球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