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賽開啟于發球,可以說發球方占據一定的主動,因為這個球發好了,一般情況下就可以進入到自己的套路中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
在這里,我為大家總結了發球的“金科玉律”,煉好了可以橫掃一大片。以右手持拍為例,左手同理。
1,發正手,要短
如果想要從對方的正手位突破,發球到正手位短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注意不要發到太右邊,因為對手可以直接上手拉,而且TA可以控制拉直線或者拉中間或者斜線,或者直接給你加轉弧圈,我方不好處理,這種發球反而給自己造成處理上的難度。
所以要將球發對方正手偏中路,并且是短球。這種球對方不好拉,因為一是短,而是右邊半臺會對于拉球有影響。反手擰拉也不好拉,畢竟是中路偏正手位的短球,如果用反手擰拉,對方反手位就暴露出來的大角。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使我們最期待的事情。
2,發反手,要長,偏
發給對方反手位的時候,首先是要急,也就是速度快;其次盡量要發的長一些,這樣可以頂著對手,造成追身的效果,當然了也是可以和短球變化結合,但是主旋律是長球;
第三點就是要偏,如果對方是直板選手,那么大概率反手位是死穴,所以要發到反手位再往左半臺偏一些,如果對方是橫板選手,那么可以嘗試下發到反手位偏向中路,因為中路是很多橫板選手的死穴。
3,中路不出臺
將出臺未出臺是非常不好處理的,擺搓也不是拉攻也不是,這對于業余選手來說確實是不好處理。所以我建議大家也可以嘗試。
試去牽制對方,為我方創造有利的條件,這其實就是發球的目的。正手短,首先要牽制對方的正手位拉球,所以我們發的靠中間點,對方用正手接或者反手接,都是需要上步調整,接完之后TA需要復原,這就需要時間和空間,這也就是我們的機會。
再說反手位的牽制,反手長就是頂著對方,直拍反手難練習,所以我們發到偏左邊;橫板中間難處理,所以我們發到靠近中路一些。如果對方側身接球,那么TA還需要還原時間,并且我們可以選擇繼續壓反手,或者變正手位大角度。如果對方正手和步伐非常好,那么你就跟TA打對攻。
4,偷襲
不管是正手位,反手位還是中間位,都可以是我們偷襲的目標,主要還是要看對方的站位空擋。
首先最為關鍵的是要發出速度來,如果是能夠加上點側旋(順逆旋轉都可嘗試)就更好了。還有一點那就是要掌握偷襲的時機,往往在關鍵時刻偷襲,可以改變戰局。
5,后續的變化
正手短,反手長,中路不出臺。這是金科玉律,卻不見得是適合你的金科玉律。主要從對方和我方來說。
首先是正手。如果對方正手不好或者你正手很好,直接發到正手長,你和TA打相持就好了,反正是在你的優勢點上,對的是對方的劣勢點。
其次,你的上旋球或者防守能力出眾,發到對方正手靠右邊短也沒什么,畢竟你不怕TA拉你,說不定TA想不到你會發到這個點呢。
再說反手。發短球也可以啊。再說,如果對方是直板,但是橫打或者推擋(加上反手攻)非常嫻熟,上臺率很高,那么發到左半臺未必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對方是橫板選手,反手未必好,中路未必差。
就像那句“盡信書不如無書”一樣,打乒乓球也是要靈活一些,這就要求我們要利用各種機會了解對方。如果是和不熟的球友打比賽,在賽前就要找熟悉TA的球友聊聊。如果不可行,練球的時候就是了解對方的時候,甚至有些時候可以花費一局比賽去試探對方。
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可以先把這些“金科套路”練好了,然后再去練習這些套路可以變化出來的套路,然后再去和不同的人交手。實踐出真知也檢驗真理,身經百戰必成發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