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膠被多數業余選手熟知的當下,怎樣提高長膠生存的空間是直板長膠的首要問題。長膠要想進攻,正手位的刮打是必不可少的。但長膠正手進攻絕大多數時速度比較慢,因為長膠,特別是單膠,只有增加球在球板上的停留時間,才能穩定的上臺。
而反手的“拱”雖然速度相對正手的“刮”或“正手攻”快一些,但線路‘直白’,很容易被對手伏擊。這就形成了長膠攻擊時正手慢,反手快的特質。這種情況下“擠切”在一定的范圍內成了“拱”的替代手段。
任何技術使用都是有條件的,為什么要用“擠切”?在什么情況下用?用在什么對手身上?一般要用在對手的正手位上。為什么要用在對手的正手位呢?這是因為人的正手擊球時,要先向身后引拍再向前擊球。動作幅度較大不易控制,無法及時調整。當預判出現偏差時,出錯幾率遠遠大于反手。因為人的反手引拍在胸前,幅度小,前迎快,容易調整。
對手左手;在其側身位發斜線“半出臺下旋球”,到你(右手直板長膠)的正手位。其目的:是當你“刮”球去反手位時,對手“推彈”直線,到你的反手大角。若你“拱”直線去其正手位(左大角)大角時,沖或掛你的反手(左大角)位。
你可以,右腳上步,引拍右胸前。拍頭向左上,柄朝右下,拍面對著對手的左大角,由上向下轉動手腕擠切直線。切記:不要向前“推送”球拍,僅是用擠切的力量,增加摩擦,將球回過球網。但上步要快,下手要快。但這個球過網后,由于沒有向前的力,對手很難迎上球發力攻擊。對手一般都拉空失誤或托出半高球。
站在反手位,用反面反膠發直線短下旋,到對手(右手執拍)的正手位邊線,臺中部。對手“托送”回直線到自己的反手位。這里用“托送”是指對手較熟悉長膠,怕搓低球,被長膠快“拱”被動。“托送”一是有準備時間的等長膠回球,以便“沖拉”長膠回的不太轉的長球。熟悉長膠的球手都知道長膠的“微轉”球,最好沖拉,不用顧忌旋轉。
對于反手的不轉球,最忌諱“磕”出長球。最好的方法是“擠切”直線短球,回到對手的正手位。注意要向左下后方向,摩擦來球的右后下方進行“擠切”。拍型要根據來球調整,力量要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