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擊球1-6中,我們可以看到長膠選手在準備擊球前,通過右腳向前邁了一小步來進行重心調整,并為拱球提供了來自于身體的力量保證。由于對方來球的弧線較長,如果我們在擊球時拍形還像拱短球那么亮的話,很可能會拱出半高的機會球。所以如圖所示,在準備擊球的過程中,拍形一直保持著基本與球臺垂直的角度。
從圖6中我們可以看到,選手在擊球前逐漸將重心轉移到了自己的右腿上。在觸球瞬間,他的拍形只是稍稍有些后仰,幅度很小。由于球的弧線比較長,所以在拱的過程中需要發更大的力。從圖7中,我們可以看到手臂已經達到了伸直的狀態,這說明他在觸球瞬間完全將球頂了出去。
與拱近臺短球一樣,拱長球也需要我們在擊球時運用身體自后向前的力量;同時為了克制來球的下旋,還要有自下而上的力量。而兩者不同的是,拱短球時自下而上的發力往往體現在手臂上。而拱長球的圖7-10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拱球時身體依然有一份自下而上的發力,而這次發力體現在了他左腳腳跟的抬起上。這說明由于力量的增加,身體的動作也隨之變大。
在實戰中,拱球是長膠選手一項比較行之有效的進攻技術。因為膠皮的性能所致,長膠拱出去的球一般都帶有上旋,所以在進攻落點的選擇上,我們應主要偏重于對方的空當或者追身位的底線長球,給對方制造防守的難度。
單從發力動作上來看,直板長膠反手拱出臺長球和直板反膠推擋的技術有些相似。但反膠推擋后的重心應該是相對前傾的,而長膠拱球之后的重心還有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有些球友習慣在實戰中通過兩面倒板的打法來運用不同的技術迷惑對方,但請大家一定要隨時注意兩種不同膠皮做完動作后的重心還原與下一板銜接。
實戰過程中,直板長膠選手不僅可以在反手位運用拱球技術,在正手位同樣使用率很高,尤其是在接發球環節。除了配合步法,調整拍形,找好擊球點,充分發力等要點以外,大家還要在實戰中慎用手腕兒。因為對于長膠而言,一旦手腕兒在擊球過程中過分“靈活”的話,就會影響出球質量。所以,大家在平時的練習中要逐步強化自己動作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