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手進攻下旋球的話兩個思路,一種是常規的;另外一種比較特殊。那么常規來講的話要想起下旋,能夠保證威脅性和命中率的話,核心點就在于旋轉。那么如何去制造球的旋轉?無非就是通過身體和手臂手腕的配合來體現旋轉,那么身體的力量就是要注意重心轉換和腹部的力量,那么一般在拉下旋球的時候,重心是在右腳上,在引板的時候右腳蹬住地,右腳膝關節內扣,那么這個時候手相對要下來。那么在揮拍時右腳蹬地,在蹬地的時候腹部往前去挺,那么這個過程會對這個球的弧線有一個控制和發力。
那么手臂的動作相對來講就比較簡單了,就是通過肘關節的旋轉。那么在觸球的時候,再加上手腕的包球,畫弧摩擦,這個過程就能夠很好地去把這個球摩擦住。那么相對整體往上多一些的話,那么這個球的旋轉就會強一些。那么在整體用力往前多一點兒的話,那么速度和力量相對來講就會體現的明顯一些。
再一種就是比較的特殊,比較適合年齡大,相對發力和步法的移動慢一點的球友比較適合。在整個擊球過程當中,要去找旋轉比較弱的地方進行進攻。一般來講比較轉的球的話,去找這個球的底部,那么相對來講不太轉的球那么進攻來講,就偏向于中間。那么在擊球過程當中,主要就是靠手臂的控制和發力來進行進攻。那么身體的重心就跟上旋球一樣,可能更多的就在右胯這個地方然后擊球,有的時候追求穩定性高一點,那么手臂的用力就是往上稍微加一點摩擦。而有些球看準了以后直接往前,通過手臂的發力來體現力量就會更多一些,對手感的要求和對旋轉把握的精準度相對要高一些。
最后來講一下,在實戰當中進攻下旋球的思路。那么這種思路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常規的進攻;第二種是突出擊球質量的進攻;第三種就是突出突然性的進攻。首先,先來說一說常規的進攻,常規的進攻就是相對來講擊球的時候更加合理一些,更加追求銜接和正反手的兼顧性,那么這種就要求有旋轉有摩擦,這種球就是對方控制球的質量還不錯,那么這個時候我就用這種拉球進行處理。這種處理的話就是咱們前面講的,右腳的重心和腹部的力量,配合手臂的摩擦,以旋轉為主,然后后續銜接跟進,這是第一種。
那么第二種就是突出單板質量,突出進攻的質量,那么這種球的話一般是運用在你發不轉的球對方冒高,或者是這個球,你判斷得比較精準,那么這個時候就會突出力量,再加上配合旋轉,就是撞擊多一點兒。那么這個時候就要用腰的這個力,也就是咱們拉這個上旋球,不同點就是它的引板位置要相對放低一點,那么在往前的基礎上,觸球瞬間通過抓板跟手腕兒的調節,去加上摩擦。那么這一板球就是要爭取把對方打死,這是突出進攻的。
那么最后一種就是突出什么呢?突出突然性。當你發不轉球的時候或者是對方推得比較多,推得比較多旋轉弱的這種球,有的時候你拉不開手,那么這個時候更多的是突出手上的動作,那么擊球的時候是要上升前期。對于對旋轉把握不是很精準的時候呢,這個時候可以去加上摩擦。如果說對這個把握比較精準,那么這個時候可以去增加撞擊。那么在處理這種球的時候,那么要注意的是一要迎前,上升期,二就是動作幅度一定要小一點,快速一點,集中一點,那么這個效果就能夠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