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友反映在平時的練習當中,擰拉的命中率和威脅性都不錯,但是在比賽當中運用不出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平時的訓練當中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夠在比賽當中運用出擰拉技術?
第一個在平時訓練練習擰拉的時候,要注意擰拉的順序,在你的擰拉動作框架建立得比較完善比較合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擊球的順序,也就是要盯住來球,然后在腦子里有一個判斷。在判斷的同時,腳底下要有移動,找點,揮拍,然后再還原。那么經常出現的問題是什么呢?就是在練的時候,知道對方發短球,那么在練的時候,重心壓在右腳上,直接這樣擰。而在真正對抗當中,球過來以后你需要一個判斷,需要去啟動,然后再去找準點,然后擰拉。可能這一塊兒就會影響到你在比賽當中的使用,就是老感覺在比賽當中來不及,動作做不完整,那么在平時訓練當中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所以說大家在練習當中,球一過來要提前去判斷,然后制動啟動,把重心壓在右腳,壓在右腳的同時,手一定要伸進來,然后揮拍。揮拍完以后,然后馬上做出還原,然后再準備好下一板。這樣練多了以后,就會形成好的動作記憶,知道球一來以后就有一個制動,身體有一個制動的本能,這樣的話就能夠在比賽當中,找好擰拉的擊球點。
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是在擰拉時,觸球的部位和擊球質量不夠清晰,導致了命中率和觸板對球的控制力得不到保障。那么在觸球時,手上的動作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在揮拍時,要根據個人的判斷,根據球的旋轉來做出相應的揮拍和追求相應的擊球質量。那么在擰拉的過程當中,要么就是突出旋轉多一些,要么就是突出力量或者是速度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