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不上力,蹬轉收不協調是業余球友普遍遇到的問題。由于業余球友沒有經過訓練,技術動作是在打球中一點點摸索,看視頻指導也收效不大,時間,精力也有限,剛打熱乎就可能被種種事務打斷等這些問題,造成了業余球友掌握發力和蹬轉收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從野球黨一步步向正規化前進的道路上,將自己對發力和蹬轉收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我們先了解一下發力機制。明白了發力機制,我們才能領悟蹬轉收以及其他動作要領的真諦,理解為什么動作要這樣做。發力機制我認為可以用兩種事物來比喻,這是發力的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我用彈簧來比喻,要想發力,就必須先有能量儲備(即儲能),就像彈簧壓縮儲能,松開后彈簧的儲能就會釋放。第二個層次我用鞭子來比喻,打鞭子怎么才能將力量傳遞到鞭梢呢?那就是制動,說白了就是瞬間的停頓。拍子打到球上,就像鞭子抽到陀螺上一樣,瞬間的制動,然后胳膊順勢自然,放松揮動。
蹬轉收的基本技術動作大家比較清楚,但蹬轉收這個過程及細節業余球友可能不甚了解。蹬轉收是一個連貫的動作,是有先后順序的過程。蹬轉收我分為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聊一聊。
外在方面:這指的是蹬轉收的動作形態。首先,蹬我們要配合打球的方式,前沖是往前蹬的多一些,加轉是往上蹬的多一些。其次,轉,談得多的是腰的平行轉動,但腰是上身與下身的鏈接點,不可能割裂的看只是腰的轉動,腰起的作用更多的是將腳下蹬轉的力量傳遞上來。轉動的幅度是腿>腰>上身,上身要保持基本正對球臺。
內在方面:指的是發力機制。首先蹬轉收前面,要有一個沉肩,向發力方向反向的轉腰的動作,這就是發力的第一個層次-彈簧式發力的儲能。蹬轉與收臂怎么銜接呢?本人認為是在身體轉正時收臂。收臂觸球時,這就是發力的第二個層次-鞭打式發力的制動,上面說到的“拍子打到球上,就像鞭子抽到陀螺上一樣,瞬間的制動,然后胳膊順勢自然,放松揮動”。
蹬轉收和發力完成后,大家不要忘了重心還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