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抱水主要基于流體力學和人體運動學的原理。
1.流體力學原理
(1)增大水阻:蛙泳劃手時,手臂在水中向外展開,形成一個圓形的推水范圍。當手臂向前伸展的過程中,手掌朝外以大致垂直的姿勢推動水流,這樣的手勢可以增大水阻,進而增加推力效果。
(2)抓取效果:手掌在向外劃過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拱形的手勢。這樣的手勢使得水流在手掌反向切割,產生一個類似抓取的效果,擠取更多的水分,從而加大推力。
2.人體運動學原理
(1)高肘抱水:蛙泳中,高肘抱水是非常有用的技巧。劃水時肘處于高位,可以更好地利用手臂和前肢的對水推力,驅動身體前進。高肘姿勢下,雙臂劃水更快,前進路線也更筆直。
(2)內劃動作:內劃是蛙泳抱水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手臂逐漸彎曲,掌心由外向內旋轉,手指指向下方。此時,手帶動小臂加速內劃,形成一個強大的抱水力量。
(3)身體平衡:蛙泳抱水過程中,身體需要保持平衡。通過手臂的抱水動作,可以幫助泳者將身體前推,保持身體均衡,并避免因上半身前傾而減慢速度。
3.實際應用
(1)起始姿勢:兩臂保持緊張,自然伸直與水面平行,身體成一直線。
(2)抓水階段:手臂前伸,肩關節略內旋,兩手掌心轉向斜下方,稍勾手腕,兩手分開向斜下方壓水。
(3)劃水階段:兩臂分成40-45度角,手腕開始彎曲,逐漸積極地做向側,下,后方屈臂劃水。
(4)收手階段:將手臂向里,向上收到頭前下方,這時臂與肘幾乎同時做動作,收手時不應降低劃水速度,而是以更快速度來積極完成。
(5)伸臂階段:掌心由朝上逐漸轉向下力,同時向前伸出,準備進入下一個劃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