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蛙泳腿發(fā)不到力,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收腿位置不正確
蛙泳收腿時,雙腳應收到靠近臀部兩側,收腿后身體呈"W"形,腳盡可能靠近臀部。如果收腿時雙腳離臀部太遠,蹬夾水的路線就會變短,利用的水的推動力就會減小。另外,膝蓋不要分得太大,應與肩部同寬,距離太大也會影響雙腳蹬夾水的距離和效率。
(2)蹬夾水角度不對
蛙泳蹬夾水的動作是一個連續(xù),不間斷的動作,包括"收,翻,蹬,夾"四個環(huán)節(jié)。蹬腿時,雙腿應在身后以弧形的路線蹬出,而不是直線蹬出,這樣才能產生盡可能大的推進力。如果蹬腿路線不正確,就會感覺蹬腿無力。
(3)腳掌外翻不足
收腿過程中,腳掌也要開始做外翻動作。當收腿結束準備要開始蹬腿的時候,兩腳應像卓別林的腳那樣,兩腳跟相對,兩腳尖指向外側,勾腳登出。如果腳掌沒有外翻或外翻不夠,蹬腿時就會形成不了最大的作用力,從而感覺蹬腿無力。
(4)缺乏夾水動作
蛙泳在蹬腿動作后,要兩腿并攏夾水。夾水動作一方面保持了身體的平衡,另一方面也盡可能減小了水的阻力。如果缺乏夾水動作,就會感覺蹬腿用不上勁。
(5)蹬腿動作頻率太快
蹬腿動作頻率太快會導致快收,快收時水阻力很大,漂不動,蹬得很累卻漂不動,就會感覺吃不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