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網球比賽,不僅是身體素質,心理能力和技戰術水平的激烈對抗,更是智與謀的較量,這種較量需要在合理運用各種技術動作的基礎上,適時恰當地采用各種隱蔽性動作來迷惑和調動對方,從而掌握比賽場上的主動權,贏得最后勝利。
隱蔽性動作,顧名思義就是運動員為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故意用假動作,節奏,位置,方向等來迷惑對方,使其處于被動,以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建立隱蔽性動作,不僅要對自己的各項能力和條件有清晰明確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摸清對方的“底細”。因此,要使隱蔽性動作更有效地起作用,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技術特點
由于運動員訓練水平的不同及個體差異性,相應地在技術水平上也會表現出各自不同的優缺點,因此,要“揚長避短”,在發揮自己的特長時有效利用隱蔽性動作。
以發球為例,發球者雖然都是采用同樣的準備姿勢和引拍動作,但通過適當改變拋球的位置和揮拍軌跡,就會發出不同落點,不同角度,不同旋轉的球。另外,不論是控制方向,路線,速度,還是改變擊球方式,都需要“小”隱蔽。
第二,戰術特點
無論是熟悉的對手還是初次交鋒,在比賽中都需要戰術多變,以達到出奇制勝,防不勝防的效果。
例如,對于底線型選手,可故意連續擊底線球,然后突然改用切削,放短等打亂其擊球節奏。如果比賽中一旦被對方識破隱蔽性動作,應立即變為真動作,“假戲真做”。值得注意的是,盡量避免多次重復使用同一種隱蔽性動作,應該不斷變換,更新,使對手時常處于不適應的刺激中。
第三,心理特點
賽場上往往面臨著未知的突發狀況,根據不同的對手,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時機,需要用到不同的隱蔽性動作。因此,敏銳的觀察力,高度的注意力,豐富的想象力,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抗壓能力等都是隱蔽性動作運用時所必備的心理素質。
例如,戰術的變化容易讓對方產生緊張或急于求成的心理,此時是實施隱蔽性動作的最佳時機。
隱蔽性動作不僅是成熟技戰術基礎之上的表現,更是無數次嘗試,無數次學習,無數次實踐的結果。當然,我們不僅要勤學,而且要會學:
1,“走出去”。這里要強調的是,除了球場上的練習,還應該加強球場外的學習,通過理論知識的積累,以及觀看比賽,視頻錄像等,有助于網球意識的培養。
另外,隱蔽性動作本身就是一種“微調”,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更容易發現自身所存在的細微問題,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2,習慣成自然。不論是練習還是比賽,需要主動尋找“可乘之機”,時刻提醒自己:隱蔽性動作什么時候該用,怎么用,用什么,在腦海中形成條件反射。練習時,有意識地控制隱蔽性動作的幅度,節奏和時機,盡量使動作形象逼真。
3,學會用腦子打球。隱蔽性動作與基本技術動作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可結合發展,練習時要養成動腦筋,好鉆研的良好習慣,用腦子打球。學會利用時機在基本技術動作中穿插隱蔽性動作,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